欢迎您光临运丰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明代时同为“吴中四家”的陈淳与文徵明,为何关系并不好?

作者:运丰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明代时同为“吴中四家”的陈淳与文徵明,为何关系并不好?

  

明代时同为“吴中四家”的陈淳与文徵明,为何关系并不好?

  

明代时同为“吴中四家”的陈淳与文徵明,为何关系并不好?

  文征明大器晚成,性格沉稳,和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唐寅是莫逆之交。

  看到历史上那么多大咖,少年聪慧,一举闻明于天下的,深深的写到怀疑,写到文征明时,总算回归了普通人的轨迹。

  他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一个武官家庭,终于不是书香门第,源远流长了。他小时候就跟随父亲去往任上,属于随官家属,大院子弟。家庭出生还是不错,但是小时候文征明一点都不聪明,和同时期“江南才子”比起来,他是最笨的,到七岁的时候都不会说话,但是他爹坚信自己的娃会大器晚成,一个优秀的父亲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文征明到十一岁的时候开始说话,也许是发育过缓,也许是的确比较迟钝,反正他读书的时候,放现在小学都快毕业了,以此证明他确实不是聪明的娃。他的整个童年少年时期都是随着父亲辗转随侍。不久父亲文林提拔为南京太仆寺丞,请假回归故里。返吴后,文征明结交了唐寅、都穆等朋友,虽然不聪明,但是朋友总归还得有的嘛,他向都穆请教诗歌,唐寅也经常到文家串门,向文林请教一些学问。

  文征明学习书法是一个偶然,被人喷了,因为书法不佳,连考试成绩都被牵连了,明孝宗弘治元年戊申(1488年),从安徽归还故乡,成为乡里的秀才。岁试时,宗师批评文征明其字不佳,评价为三等。因此文征明开始精研书法,刻意临学,他有一种勇气,越挫越勇。

  弘治二年己酉(1489年),当时学官严厉,拘文法,循章句。文征明很不愿意学这些八股文章,太烦了。后来他结识了沈周,观沈周画《长江万里图》于双娥精舍,很是羡慕和赞赏他的绘画技艺,于是跟从沈周学画,一发不可收拾,沈周生怕影响他的仕途之路,但是架不住文征明喜爱,沈周也悉心教导他,所以他很得沈周之风。后来他又跟从李应祯学书,李的书迹清古,将其书诀传授征明。可以说,他的书画都师从名家。

  文征明最难得的是,他品行端正纯良,一生之中只有一位妻子,并和妻子白头偕老,一生一人,白首不相离。

  这样一个执着的人,虽然天资不高,但是却是做到了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还与沈周共创吴派。这是一个认真的人,精于业的人,他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他与唐寅关系交好,可以说是至交好友,两人年岁相当,在书画当中互有影响,虽然两人性格不同,一个沉着安稳,一个放荡不羁,但是并不影响他们的友谊。文征明性格宽厚,桃李满天下,能和性格截然不同的唐寅做朋友,这个人不会是一个偏执狭隘的人,甚至在他规劝唐寅收敛性格时,唐寅一气之下给了他一封绝交书,他也并没有记在心上,而是主动修其旧好。

  陈淳是文征明的学生,师从文征明。唯一史书上记载的文征明对他的评价:“吾道复举业师耳,渠书、画自有门径,非吾徒也。”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个评价还满高的,通俗一点就是陈淳的书画自成一派,不是我的徒弟。书画讲究的就是自成一派,别具风格,如果一味模仿,没有自己的体系,充其量只能算是个画匠、书工。

  陈淳的出生在一个文人士大夫家庭,家里收藏颇丰。陈氏为吴县富饶大族,陈璚与同乡王鏊、吴宽、史鉴、沈周等人交游密切,沈周屡有画作赠与陈璚。陈钥与文征明为通家之好,相交二十余年,情谊笃厚。所以文人也是有圈子的。

  陈淳家学渊源,和文征明不同,属于少年成名,陈淳早年间与其师文征明相处融洽,经常一起游冶、宴饮、唱和,并与文氏的门生和文友交往密切,是一个热爱生活的耿直boy。淳所画的一幅《湖石花卉图》扇面上,就有唐寅、祝允明、邢愿、文徵明诸名家题和诗,如果关系不好,文征明肯定看都懒得看他,何必去提诗相和,出于师生情义,也不能不合。

  陈淳少年作画以元人为法,深受水墨写意的影响。他的写生画,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风采,他是继沈周、唐寅之后对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画家。

  中年后,经历丧父之痛,性情有所改变,但是并不影响他的艺术修养,中年后笔法放纵自立门户。在绘画史上,陈淳与徐渭并称为“白阳、青藤”。这样的学生,老师只会感到骄傲,怎么会传闻不合,连唐寅那种放荡不羁爱自由的人,文征明都可以放下恩怨,更何况陈淳是他的得意门生。

  如果非要说不合,陈淳中年丧父之后的心情不佳,导致他颓废不振,可能老师会急于胸壑,会是一种心疼他自暴自弃的感情,而不会是不合的传闻,纵观史料,不合传言并无记载。

  陈淳在中年的时候遭遇丧父之痛,情绪消沉,转而追尚玄学,沉溺于诗酒文会,然从家庭经济状况而言,实际上这是陈氏从富饶大族渐趋衰败的表征。

  陈淳的父亲陈玥去世后,陈淳更没有支撑家族的能力,所以他走了仕途,而且受到了当朝重臣杨廷和的赏识,但是他的性格又是孤傲不羁的,最终还是回到了家中。

  其父亲陈玥连仕途都没有走过,而且也不是善于管家的人,如果当时文征明要看不起他,应该从其父辈开始连没有交集,何必等到陈家败落,文征明的为人不会因为他家道中落与其不合,连唐寅潦倒无依的时候,文征明还和他继续来往,更何况是他也欣赏的陈淳。

  陈淳回到家的时候,家业已经被损失大半,官府的苛捐杂税,管家的阴险狡诈,加上陈淳确实没有治家之才,仅剩的田庄也只够维持生计,昔日繁华也不复存在,于是他也懒得打理,干脆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

  这一段生活,他不在红尘中,在艺术上和生活上与恩师都有了不同的轨迹,两个生活、经历不同的人,最后总是会有所疏远,至于不合,倒是不会,到晚年的时候, 陈淳淡泊旷达的人生观,放逸不羁的性格,引致他在艺术上的自成一派,自40岁后的十余年时光里,他逐渐磨砺出自己的风格面貌,以致到最后,文徵明感叹:道复游余门,遂擅出蓝之誉。”意思是他虽然师出于我,但是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文征明是豁达大度的一个师长,陈淳是看透世态炎凉后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他们或许经历不同,三观不同,但是并不会因为这些,导致他们产生不合。

  陈淳确实与文徵明关系不和,这与陈淳的经历以及两个人的性格有关。

  文徵明长陈淳13岁,与陈淳的父亲关系不错,陈淳从小就听父亲的安排,受业于文徵明。只是在陈淳3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陈淳性格大变,厌弃俗世。开始变得放荡不羁,贪酒好色。

  那么,文徵明是什么样的呢?

  正所谓字如其人,文徵明的小楷最为人称道,在当时有“小楷名动海内”的美誉。看看文徵明的小楷作品,就能明白,他是一个严谨的人。

  上图是文徵明82岁所抄录的《归去来兮辞》,潇洒自然,精细严谨,无一懈怠之笔。

  当严谨遇到不羁,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结果是,这样的陈淳是文徵明不能接受的,他们的关系开始渐渐疏远。再后来,他们一个在苏州,一个在北京,没什么机会见面,就基本上没有了往来。不过,陈淳虽与文徵明不和,但跟文徵明的两个儿子文彭、文嘉关系不错。

  其实,换个角度看,陈淳的性格变得放任,也不全是坏事,这至少让他的书画风格有所突破。

  上图《秋兴八首卷》是陈淳晚年时期的代表作,虽然在用笔上仍有文徵明的影子,但更显笔气纵横,天真烂漫。

  陈淳的写意花卉及山水画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绘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徐渭并称为“青藤白阳”。

  徐渭将陈淳的草书用大写意的花卉来观照,说:“道復花卉豪一世,草书飞动似之。”

  我是【写字吧】,期待你的【关注】!

  不知道。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由运丰机械网编辑,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