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运丰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被明孝宗朱祐樘宠上天的张皇后最后结局如何?

作者:运丰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十月,听闻自己的两个弟弟被被朝廷逮捕,关进了诏狱,贵为太后的张氏,跪在侄儿明世宗朱厚熜面前,苦苦哀求。

  当年正是在张太后不遗余力地支持下,朱厚熜才有机会从湖广安陆千里迢迢赴京继位。时过境迁,如今面对这个已经没有什么政治能量的伯母,朱厚熜再也没有什么好脸色。张太后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求情,在皇帝朱厚熜眼里,简直避犹不及看着就烦。

  前半生都被明孝宗朱佑樘捧在手心宠上天的张太后,哪里受过这等冷漠待遇?气急交加之下,就一病不起,在病床上奄奄一息撑了七年多,不但没有等来侄儿皇恩浩荡,还听说大弟张鹤龄死在了狱中。

  嘉靖二十年(1541年)八月,绝望的张太后在凄凉中死去,谥号为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张太后尚尸骨未寒,朱厚熜就把她另一个弟弟张延龄直接给斩首了。

  封建历史上最受宠爱的皇后,历经大明三朝的太后,张氏的结局不得不说实在悲惨,但悲惨的背后,其实也有她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纵观中国2315年的封建历史,唯一一位真正做到了“一夫一妻”的皇帝就是明孝宗朱佑樘(chēng)。从这个意义上讲,朱佑樘的妻子张氏当之无愧为历史上最受宠爱的皇后,没有之一。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出生在北直隶河间府兴济县(今河北省沧县),刚满16岁的张氏被选为太子妃。这个太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明孝宗朱佑樘。

  这一年九月,太子朱祐樘登基,十月十五,张氏就从太子妃一步登天成为年轻的皇后。

  当时刚走马上任的朱祐樘也是打算“依据祖制”来一次全国选秀,充实一下后宫的。阁臣谢迁上书劝谏:应该严格遵循礼教,为父皇守孝三年后,再行选妃。

  被后世盛赞的中兴之主朱祐樘,一开始便表现出来从谏如流的可贵品质,完全听从了大臣们的劝诫。

  但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普通且刻板的君臣议谏,后来不仅改变了明孝宗朱祐樘的婚恋观,更是创造了一个封建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纪录。

  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眼看守孝三年已过,皇帝竟然还不提选妃的事情,这下又轮到王公大臣们着急了。

  皇叔荆王朱见潚直接上奏,希望皇帝赶紧选妃多给老朱家开枝散叶。没想到朱祐樘冷冷回应一句:“叔叔你这心操得实在太多了,我自有我的打算。”

  王所拟诚未当者,朕志已定可,不劳尊虑也。惟叔亮之。——《孝宗实录》

  朱祐樘放弃选妃的背后,其实是十八岁的皇后张氏大获全胜、朱祐樘一生只爱一个人的真相。

  明朝史学家陆楫在他的著作《蒹葭堂杂著摘抄》中用一句话概括了这一真相:

  孝皇平生无别幸,与后相得甚欢。

  至于张皇后到底有什么魅力或者用权谋家所说的“用了什么手段”,让弘治皇帝朱祐樘如此迷恋,连三宫六院也不要了,史料中并没有详细交待。

  后世盛传的朱祐樘身世凄惨,从小见惯了宫廷尔虞我诈的阴暗,对女人失去信心,独爱张皇后“活泼可爱、心直口快和胸无城府”。其实是有太多臆测和讹传成分,并没有真实史料佐证。

  朱祐樘到底把张皇后宠爱到了何种地步?嘉靖年间的文学家杨仪在他的著作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

  张皇后有次生口疮,朱佑樘亲自为她端水传药,怕惊扰她休息中途要咳嗽竟然硬生生给忍住了。

  在封建男权时代,九五之尊的皇帝竟然体贴到如此地步,难怪一边的宫女都目瞪口呆。

  按照大明后宫律例规定,帝后是不可以和皇帝通宵同宿的。皇帝每次招幸皇后完毕,便要由宦官前后执火把,送皇后回宫。

  笃爱,宫中同起居,无所别宠,有如民间伉俪然者。——朝鲜《胜朝彤史拾遗记》

  朱佑樘不仅宠老婆,还爱屋及乌对张皇后的娘家人也超出常人理解地好。

  他在位十六年,一次次无条件地赏赐、纵容张家人。以贤明著称的他,甚至不惜为维护他们对朝臣滥用刑罚。

  张皇后的父亲张峦去世时,朱佑樘亲手给老岳父写碑文,写得相当之肉麻:老泰山最大的贡献是生了当今皇后,她实在是我今生绝佳配偶,为我生儿育女,对老朱家国祚绵延亿万年居功至伟。

  实生今中宫,为朕佳配,诞育皇储,绵我国家亿万年之祚……——《孝宗实录》

  若只是封官赏钱盖房子,倒也无可厚非。但作为堂堂皇帝的朱佑樘,对张皇后及其家人的无条件纵容,放在几百年后的今天来看,也是令人匪夷所思的。

  寿宁侯张鹤龄兄弟出入宫禁,尝侍内庭宴。帝如厕,鹤龄倚酒戴帝冠,鼎心怒。他日鹤龄复窥御帷,鼎持大瓜欲击之,奏言:“二张大不敬,无人臣礼。”皇后激帝怒,下鼎锦衣狱。——《明史·卷一百九十二》

  皇宫内胡闹,最多违背皇家礼制,不影响大局。但张皇后的家人们,注定不是省油的灯,随着二张长大,胡闹的程度也是日渐夸张。

  他们仗着朱佑樘和张皇后的溺爱,败坏盐课,侵夺民田,甚至和太皇太后周家争田,基本上除了好事,其余的都干过。朝堂上正直大臣和言官都看不下去,纷纷上书谏言。

  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户部主事李梦阳写了有名的《应诏指陈疏》,痛诉当时朝政的得“二病、三害、六渐”,大胆地揭发了寿宁侯张鹤龄“招纳无赖,网利贼民、夺人田土,拆人房屋,虏人子女,要截商货,占种盐课,横行江河,张打黄旗,势如翼虎”等罪行。

  没想到狡猾的张鹤龄揪住奏折中“陛下厚张氏”这一句,诬陷梦阳讥讽张皇后,罪当问斩。

  张皇后的母亲金夫人也适时地在朱佑樘面前痛哭流涕,说李梦阳仗着自己文坛领袖、复古派前七子的威名欺负她孤儿寡母。朱佑樘直接将李梦阳下狱,几乎被拷打致死。

  张家人的为非作歹实在不得人心,李梦阳的遭遇并没有吓退更多想为民除害的朝臣官宦。

  鼎鼎大名的王阳明,首辅大臣刘吉,刑部侍郎李东阳,甚至礼太监萧敬都曾冒死上奏,请求处分激起民怨的张家人。

  面对满朝文官络绎不绝上书弹劾张氏兄弟的书面,明孝宗朱佑樘最终的回复竟然是一句风轻云淡却又透着无奈的话:

  朕只有这一门亲,再不必来说。

  大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年仅三十六岁的明孝宗朱祐樘,给他唯一的儿子朱厚照留下最后的嘱咐“任用贤臣”后,驾崩于乾清宫。

  明武宗朱厚照继位五年后,将母亲张皇后封为“慈寿皇太后”。朱厚照在位的十六年间,朝野对张太后家人的不法行径,依旧奏折弹劾不断。

  正德八年(公元1514年),一位叫曹祖的人,自称是建昌伯张延龄的心腹家奴的父亲,上告张太后的俩个弟弟虐杀僧、奴,还有谋反等事。

  明武宗下令查证后发现,除了谋反的没有实证以外,其他事项竟然全部属实。

  然而离奇的是,调查还没进行完,作为证人的曹祖,忽然死在了牢里。有人怀疑可能是慈寿张太后下了手,只是没人敢去找证据。

  此后多年,仍然不断有大臣反映张鹤龄、延龄兄弟的不法,明武宗朱厚照多次想处治他们,都碍于母后张太后的心情,一次也未得到到实施。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正月,朱厚照在郊外祭祀时吐血病倒,一月后病情加重驾崩,却没有留下一个儿子。

  从此,张太后除了两个在外胡作非为的弟弟外,在皇宫真正成了一位孤苦无依的老人。

  内阁首辅杨廷和引《皇明祖训》“兄终弟及”为据,上书请立朱厚照的堂弟兴献王长子朱厚熜继承皇位。

  这个提议得到了张太后的大力支持,还命令弟弟张鹤龄和君臣一起迎立朱厚熜,也就是后来的明世宗嘉靖皇帝。

  只是,朱厚熜和张太后终究没有血缘关系,政治上的支持终究无法长久维系情感。

  朱厚熜一坐稳皇位,就开始捣鼓着要尊奉自己的生身父母为真正的“先皇先后”,这事立即遭到了当初提议朱厚照继位的杨廷和的反对。

  毕竟明孝宗朱祐樘才是“正统先皇”,而“先后”张太后还好端端地活着呢。

  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1521年5月27日),朱厚熜正式即皇帝位开始闹腾,一直到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以朱厚熜全面胜利结束。

  这个皇帝和朝臣长达三年半的激烈冲突、皇帝整整抗争了十七年的礼仪之争,史称“大礼议”。

  “大礼议”的结局是,朱厚熜死去的母亲被封为慈孝献皇后,而活着的慈寿皇太后张太后被改为“圣母”。

  站在明世宗朱厚熜的立场,这一番操作似乎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对于张太后而言,就是剥夺了她皇后太后的身份,从此以后你就是一个普通“大伯母”啦。

  曾经是中兴之主朱佑樘一生唯一的皇后和唯一的配偶,曾经被儿子尊称为母后的张太后,现在在这个大侄子皇帝面前,彻底沦落成了“大伯母”。

  这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信号,如果张“圣母”有足够的政治敏感度,不会不明白在这个“虎落平原”的时刻,该如何自处,该怎么做人。

  但一生受专宠被尊奉的张“圣母”,根本就没有这种敏感度。

  她的两个弟弟,依然以为自己是皇亲国戚,继续作威作福,抢庄田,招纳无赖,家奴上街群殴,不知道危险将至。

  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张鹤龄被嘉靖皇帝削除封爵,“革昌国公张鹤龄爵,降南京锦衣卫指挥同知,带俸闲住。”

  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二张被抓下狱,所以有了开头的张太后跪在侄儿皇帝朱厚熜面前痛哭。但任凭如何哀求,朱厚熜无动于衷。

  张鹤龄很快在牢狱中死去,张太后经此打击一病不起。八年后风光一生的张太后,在忧闷中去世。朱厚熜只是将张太后在泰陵中和朱佑樘合葬,但是没让她进祖庙。

  张太后死后五年,明世宗朱厚熜命人将整整在牢里关了十三年的张延龄,斩于西市。

  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宽仁且开明,在朝政治理方面堪称守成皇帝中的佼佼者,是故有了“弘治中兴”的成就。

  在个人生活方面,一生用情专一,与皇后张氏相敬如宾,也是封建帝王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

  正是因为这两点,后世史学家们对朱佑樘的记述从来不吝溢美之词。

  而结合史料,从张皇后一家人的所作所为来看,我们对朱佑樘夫妇的评价,多少是有点过誉了。

  有幸获得封建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帝王专宠的张皇后,我们不至于说她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但看起来也并不一定如坊间盛传的那般聪明活泼,知书达礼。

  被明孝宗朱佑樘宠上天的孝康敬张皇后,其前半生享尽丈夫的宠爱,可谓风光无限,但是谁能想到她的晚年竟然是极其凄惨,她的人生可以概括为“高开低走”。

  古代的皇帝哪个不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佳丽三千,妃子多的自己都照顾不过来。就像唐朝的唐玄宗一样,后宫女子多至四万,都不知道怎样安排她们为他服务,因此会玩的唐玄宗发明出来了让她们投骰子来决定谁可以侍寝。

  晋武帝司马炎也比较会玩,由于后宫人数众多,他最初也头痛于到何处过夜。后来司马炎发明了羊车,他坐着羊车在后宫的小路上漫游,羊停到谁的门前,就由谁来侍寝。

  其实古代人别说是皇帝,就是普通的地主或者有钱人,哪个不得妻妾成群,儿女多的自己都数不过来。可是却有这么一位皇帝,他一生只爱一人,也只娶一人,为了妻子他竟然委曲求全,不惜放弃皇帝的尊严在大臣和老婆之间斡旋。

  这位皇帝就是明朝最专情的皇帝——明孝宗朱佑樘。

  明孝宗朱佑樘和张皇后的爱情故事

  明孝宗朱佑樘是大明的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三子,朱佑樘是一位中兴之主,他在位期间把明朝治理的很好,开创了属于他的时代,被称为“弘治中兴”。

  并且朱佑樘也是有名的专情皇帝,一生只娶一位女子,这在皇帝里面确实是独一份。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朱佑樘只娶一个女子为妻呢?要知道这个问题,还要从朱佑樘的幼年说起。

  朱佑樘幼年很悲惨,母亲是广西纪姓土司的女儿,当年纪姓土司发生叛乱,朝廷平叛后,纪氏被俘虏到宫中为宫女。

  纪氏进宫后负责看管皇帝的藏书,有一次明宪宗经过藏书馆看到了读书的纪氏,不禁被纪氏的才学所折服,就留宿了一夜。没想到就是这一夜,纪氏中奖了,她怀孕了。

  但是纪氏怀上龙种却没给自己带来幸福和富贵,因为当时宫中有个悍妇万贵妃。万贵妃是明宪宗最宠爱的贵妃,当年明宪宗被叔叔景泰帝废掉,没人管没人问,是万贵妃照顾了他,所以明宪宗当上皇帝当然很宠爱万贵妃。

  可是这个万贵妃比明宪宗大很多,她虽然也生过一个孩子,但是夭折了,所以由于年龄问题以后没有再生育。万贵妃没有孩子,她也不想让别的妃子生下儿子,就这样万贵妃听说纪氏怀孕了,当然要除之而后快。

  万贵妃派一个宫女去给纪氏堕胎,没想到人家纪氏人缘好,宫女不忍心下手,就和万贵妃说纪氏不是怀孕,是长了瘤子而已。万贵妃仍然不放心,就把纪氏贬到了冷宫。后来纪氏在冷宫中生下了明孝宗朱佑樘,万贵妃得知后又让太监张敏去弄死小皇子朱佑樘。

  太监张敏也是好人,他看到万岁爷还没有别的儿子,于是不忍心除掉皇帝的龙种。张敏瞒着万贵妃,不光没有除掉朱佑樘,还帮助纪氏将婴儿秘密藏起来扶养,这样一养就是六年。

  一天,张敏给皇帝梳头,明宪宗看到自己的白头发,说我都老了,连个儿子都没有,真愁人。张敏连忙伏地说:“万岁已经有儿子了。”宪宗大吃一惊,忙追问究竟,张敏才说出了真情。宪宗大喜,派人把幽禁的儿子接回来,并且召集大臣,把事情说明。

  第二天六岁的朱佑樘被立为皇太子,纪氏也被封为妃。但是没想到的是,纪氏没多久就宫中暴亡,张敏也吞金自杀。吓得周太后,把孙子直接接到自己宫中扶养,总算保住了朱佑樘的小命。

  朱佑樘从小生活在被幽禁的生活中,并且丧母时他只有六岁,突如其来的的变故并没有把朱佑樘压垮,相反却养成了他坚韧的性格。这也是朱佑樘继位后,面对父亲留下的烂摊子,却能励精图治的主要原因。

  公元1487年春,万贵妃病死,明宪宗也因悲伤过度于八月去世。朱佑樘终于成功的登上了皇位,年号“弘治”,开始了大展拳脚的改革。

  可是因为万贵妃的对他的迫害,或者也因为从小见惯了嫔妃之间的宫闱斗争,所以朱佑樘对于嫔妃争宠很是反感,这也是他登基后能够专情如一的原因之一。

  朱佑樘的张皇后,她是成化二十三年进宫,一开始被封为太子妃,没过多久成化帝驾崩,朱佑樘继位,张氏被立为皇后。

  据说朱佑樘刚继位的时候,那时候对张皇后还不是太了解,他也想着选妃的,可是被大臣们劝说应该为先皇守孝三年,才可以纳妃。没想到三年过后,朱佑樘却不愿意再娶了,可能他已经彻底喜欢上了张皇后。

  史书记载张皇后很活泼可爱,根本不把朱佑樘当皇帝对待,只当过普通人家的丈夫对待,两个人天天在一起,可能是这样带有乡土气息的亲情让朱佑樘很受用。所以当三年过后,叔叔们都劝朱佑樘选妃时,朱佑樘说“朕意已定 不劳叔虑”。

  从此朱佑樘与张皇后和民间夫妇一样,抵足而眠,相拥而卧,足见感情至深。

  张皇后有两个弟弟,仗着是皇帝的小舅子,似占民田,乱开店铺,强买强卖,可谓无恶不作。大臣们都上书要皇帝管管自己的小舅子,于是朱佑樘派司礼太监萧敬和刑部侍郎一同去查看。

  结果这两个人也不含糊,直接把张家霸占民田的家奴给拿下了。司礼太监萧敬回来禀报皇帝时,朱佑樘正和张皇后在吃饭,张皇后一听自己弟弟家吃亏了,直接骂萧敬道:“外面的朝官我管不了,你们太监本是家奴,也敢欺到头上?”

  上亦佯怒且骂。及后退,呼敬曰:“才所言非我本意,汝得无泄此语耶?恐外边官人每闻之惊破胆也。”敬力辨未尝闻于外,上犹不信。即遣人各以白金五十两赏二勘官。且云:“偶与后有怒言,特戏耳。恐尔等惊怖,以此为压惊。”《蒹葭堂杂著摘抄》

  朱佑樘也和张皇后一起骂萧敬,但是等萧敬出去后,朱佑樘过后却私下赏赐他五十两银子,朱佑樘还说:“刚才不是我的本意,只因不能让皇后伤心,这点银子你拿去吧!当作补偿,千万不要声张”。不过这件事最后还是被史官记录上了,朱佑樘真不容易啊,银子算是白给了。

  大臣李梦阳上书,弹劾张鹤龄(张皇后的弟弟),招揽无赖,欺压良民,夺人田地。张皇后弟弟一家想治李梦阳于死地,张皇后当面泣诉不止,朱佑樘没有办法,只能把李梦阳下狱,但是后来朱佑樘又把他放了。

  反正当时张皇后一家做了太多伤天害理的事情,大臣们也都劝诫皇帝,但是朱佑樘很纠结,他不愿意让皇后伤心,但是又明白大臣们是对的,也不愿意迫害忠良,所以朱佑樘只能在大臣与张皇后一家之间左右讨好。纵容外戚是朱佑樘一生的污点,但是恰恰就是这点足可以证明朱佑樘确实爱他的妻子。

  张皇后的娘家这样无理,只能说是她这个皇后没有当好,没有做到母仪天下,弟弟的嚣张跋扈也给她晚景凄凉埋下了伏笔。

  史书还记载,有一次张皇后生病了,太医开了药。朱佑樘亲自到病榻前一口一口的喂张皇后把药喝完,刚喂完药,又端给皇后漱口水漱口。等到张皇后睡下后,皇帝连咳嗽都小心翼翼,生怕吵醒她,这样的宠爱老婆的皇帝不光在古代少见,就连现在人都望尘莫及。

  张后尝患口疮,太医院进药,宫人无敢传者。院使刘文泰方受孝宗宠顾,忽得密旨选一女医入视。帝亲率登御榻传药,又亲持漱水与后。宫人扶后起坐,瞪目视帝。少顷,帝趋下榻。盖将咳,恐惊后也。其厚伦笃爱若此。《明良记》

  历朝历代的皇帝与皇后都不是住在一起的,毕竟皇帝要宠幸别的嫔妃,皇后和皇帝住一起多不方便。并且皇帝和皇后还不能通宵过夜,侍寝后,皇后要被送回自己宫中。但是人家张皇后没有这个问题,因为朱佑樘就她这么一个女人,张皇后和朱佑樘就和平常夫妻一样,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朝夕与共。

  明朝制度里,后宫妃嫔的家人很少能去皇宫看望女儿的,朱元璋的老丈人去看望女儿都被处死了。但是张皇后的母亲经常去皇宫看望女儿,和回自己家一样。有一次,张皇后的母亲进宫被皇帝宴请,吃完饭。张皇后不满道:“母已领恩赐,吾父则未尝君食也。”于是孝宗又慌忙为岳父备了一席御膳。

  朱佑樘对张皇后的宠爱真是达到了无人可敌的境界,很多人都觉得朱佑樘恪守一夫一妻制,是不是因为怕老婆啊!答案当然不是,明朝的皇后根本都没有什么背景,张皇后就普通人家的女儿,身为皇帝的朱佑樘根本用不着怕她,主要还是发自内心的对妻子的爱。

  张皇后的结局如何?

  其实研究明史的人都发现了,张皇后这人并不是什么好人,她纵容弟弟违法乱纪,让丈夫朱佑樘左右为难,根本不能做到母仪天下。

  朱佑樘是个好皇帝,但是他不长命,公元1505年,朱祐樘驾崩于乾清宫,得年仅三十六岁,朱佑樘在位仅仅十八年。朱佑樘由于只有张皇后一个妻子,因此子嗣很少,张皇后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但是活下来的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正德皇帝朱厚照。

  朱佑樘死前他嘱咐文臣们要好好的辅佐太子朱厚照,并且对于妻子他也放心了,毕竟当皇帝的是妻子的亲生儿子,这样最起码不会受委屈。

  可是谁能想到,朱厚照这个家伙是个活宝,天天只知道玩,还弄个什么“豹房”专门供自己享乐。

  正德十四年,正德皇帝以御驾亲征宁王的借口游幸江南,然而在江南玩了一年的正德皇帝在大臣们的劝说下,终于打算回京。

  在路过清江浦时,武宗见水上风景优美,鱼翔浅底,顿起渔夫之兴,便自驾小船捕鱼玩耍。结果,由于一网下去打的鱼太多了,武宗大喜,拼命的拖拽,鱼太多导致船失去了平衡,武宗落入水中。虽然被手下救了上来,但是由于受惊过度,感染了风寒,得了肺炎。正德十六年,朱厚照回京城没多久就驾崩了。

  朱厚照和他爹不一样,后宫佳丽不少,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朱厚照却没有留下一个儿子,这样朱佑樘一支就算是绝户了。朱厚照驾崩,理论上应该是朱厚照的弟弟继位,但是朱佑樘就这一个儿子,那怎么办呢?

  当时的内阁首辅杨廷和与张太后(朱佑樘的张皇后)商量,想着从藩王里面选择皇位继承人。最后两人觉得兴献王的儿子朱厚熜不错,年龄也正合适,才十四岁,方便控制。

  谁知道杨廷和和张皇后都想错了,他们招来的这个少年不是个善茬,很有自己的主见。嘉靖皇帝登基后,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击败了朝臣,掌握了大权,还把父亲兴献王抬进了太庙,可以说是彻底的把皇位从朱佑樘一脉抢了过来。

  理论上嘉靖皇帝朱厚熜应该很感激张太后的,毕竟朱厚熜能当上皇帝和张太后是有很大关系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嘉靖皇帝对张太后并不好,以至于张太后晚年生活很凄惨。

  朱厚熜为什么不喜欢他的这个伯母呢?主要原因是张太后和朱厚熜的母亲蒋太后不和。

  张太后和嘉靖皇帝的母亲蒋氏是什么关系呢?张太后的丈夫朱佑樘和蒋氏的丈夫兴献王是亲兄弟,所以按照老百姓话来说她们两个人就是妯娌关系。其实在民间妯娌关系就很难处,何况是皇家。

  蒋氏是于弘治五年(1492年)嫁给兴献王朱祐杬为王妃的,这时候兴献王朱祐杬还没有到外地就藩,所以蒋氏和兴献王是住在京城的。而这时候张太后已经为皇后五年了,所以朱佑杬和蒋太后每逢元旦,春节,冬至,皇帝生日等重大节日入宫时,朱佑杬和蒋太后都必须要对张太后行跪拜磕头之礼,这是很正常的。

  后来兴献王在弘治七年(1494年)去外地当藩王,蒋氏也随他而去,蒋氏充其量也就是个王妃,而张氏则还是皇后。正德皇帝时期,张氏升级为太后,蒋氏在兴献王去世后升级为藩王的母亲。

  1521年,朱厚熜被选定为皇帝后,自然要把母亲接过来,就这样蒋氏再次回到京城。两个女人已经二十七年没有见面了,但是这次见面情况不一样了,蒋氏人家升级了,也是太后了,和张太后平级了。

  但是张氏做太后多年,已经习惯了别人给她行礼,这次蒋氏来也不例外,盛气凌人的张太后执意让与自己平级的蒋太后对自己行跪拜之礼。蒋氏由于儿子刚当皇帝,位置还不稳,只能委屈自己给张氏行礼。

  这一切都被嘉靖皇帝看在眼里,在嘉靖皇帝看来,张氏让母亲给她行礼,就是想侮辱了自己的母亲,并且顺便证明一下她这个太后地位崇高,因为张氏毕竟是朱佑樘的皇后,朱佑樘是名正言顺的皇帝,而嘉靖皇帝只是藩王扶正的。

  可能就是因为这件事,让嘉靖皇帝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发誓一定要把地位争回来。所以嘉靖皇帝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给自己的父亲上尊号,还抬进了太庙,目的就要争这样一口气,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

  但是不管嘉靖皇帝怎么争,后世人都会说嘉靖皇帝是继承了朱佑樘一支的皇位,如果不是堂兄朱厚照没儿子,皇位哪里有他家的份。

  嘉靖皇帝后来大权在握,张太后的地位越来越低,吃穿用度都被削减,嘉靖对于这个伯母也是打心眼里讨厌。再加上张太后有两个不让人省心的弟弟,想当年弘治皇帝朱佑樘活着的时候可以迁就两个小舅子,但是嘉靖皇帝可不惯着他们,该关监狱的关监狱,该杀的杀。

  张太后的大兄弟张鹤龄被抓起来,没过多久在牢狱中死去。张太后的二兄弟张延龄也是于1533年被抓,一直囚禁在监狱。张太后数次请求嘉靖皇帝放了自己的弟弟,甚至不惜下跪相求,但是嘉靖皇帝根本不给她面子。

  晚景凄凉的张太后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八月崩,谥号为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而张太后去世后,嘉靖皇帝就把她弟弟处死了。

  小结:张皇后的前半生可谓是享尽了荣华富贵,身为皇帝的朱佑樘对张皇后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然而张皇后作为国母,不能母仪天下,甚至不能约束自己的弟弟,为后来的晚景凄凉埋下伏笔。

  同时如果朱佑樘知道自己宠爱的老婆这样的下场,是不是会后悔自己的一夫一妻制呢?假如朱佑樘能够多几个妃子,多生几个孩子,皇位怎么可能落到藩王手里,自己也不会绝后。这样无论哪个儿子继承皇位,张太后作为嫡母都绝对十分尊贵。朱佑樘作为皇帝,迂腐的只取一个老婆,对江山社稷都没有好处,因为皇帝子嗣问题比天大!

  明孝宗朱佑樘是中国古代帝王中少有的贤君(几千年来唯一的一夫一妻帝王),可是他的皇后张氏却实在不咋的,最后的下场也较为悲惨。

  说到朱佑樘,有个人一定绕不过,那就是他爹明宪宗朱见深最为宠爱的万贵妃。根据流行一世的说法,万贵妃大朱见深19岁,从小带着朱见深长大,朱见深有恋母情结,后来登基当皇帝后,专宠万贵妃一人。

  由于万贵妃自己生的孩子夭折,年纪大了又无法再生育,于是就对朱见深其他怀孕妻子进行打压,只要谁怀上了皇帝的种,就一定要找个机会做掉他。朱见深宠幸朱佑樘的母亲纪姓宫女后,该宫女怀上了朱佑樘,在宫中太监、宫女的拼死保护免遭万贵妃的毒手,朱佑樘才存活了下来,并且在6岁那年才见到了自己的父亲,确立了自己太子的身份。

  以上的故事记载于《明史》,但这是一个刻意抹黑万贵妃和朱见深的故事。

  实际上,朱佑樘的母亲纪氏自从被朱见深临幸后,就被皇帝朱见深安排到了皇宫外居住,直到生下了朱佑樘。为何皇帝要安排自己的妃子在宫外居住呢?原因是纪氏一直身体不好,朱见深给她安排在一个相对清净的地方静养。皇子朱佑樘出生以后,为了让纪氏能够更多的享受天伦之乐,朱见深并没有将儿子朱佑樘接回宫,但是从小就给朱佑樘配置了老师进行教导。

  当朱佑樘6岁的的时候,母亲纪氏去世了,明宪宗朱见深才交给朱佑樘接回了皇宫,而且是交给自己最宠爱的万贵妃照顾。万贵妃照顾了朱佑樘足足1年多,在这个期间,朱佑樘得到了万贵妃极大的关爱。

  朱佑樘在万贵妃那里得到的不单单是失去的母爱,更多是他父亲朱见深对万贵妃的那种爱深深的影响了他,这也是为何他登基后独爱张皇后一人,未纳妃子一人。

  朱佑樘还在当太子的时候就娶了张氏,一个来自普通百姓人家的女子。张氏为人活拨可爱,毫无心机,深得朱佑樘的喜爱。朱佑樘登基后,将张氏立为皇后,且一生只有张皇后一个女人。

  朱佑樘对张氏宠爱异常,即使是平常百姓人家的丈夫也做不到如此。比如,张皇后生病,皇帝朱佑樘不但亲自熬药,还要亲自端到她床前,试试药温才给张皇后服下;病中的张皇后睡眠不佳,朱佑樘居然在床边静坐到天亮,既不去别的寝宫就寝,也担心自己睡着打呼噜会影响到张皇后。

  朱佑樘对张皇后完全是出自真心的爱,这份爱不可能是天生的,他受到了父亲朱见深对万贵妃那种感情的影响很大。

  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到如此,这个女人应该是最幸福的,更何况这个男人是皇帝。

  很可惜的是,张皇后对朱佑樘也是极其深爱,但是她来自农家,却嫁入了皇家。这不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婚事,总有不和谐的地方存在。这个不和谐因素就是张皇后家的兄弟,也就是外戚。

  明朝260年来从来没有外戚势力存在,没有外戚势力干政,并不代表没有外戚胡作非为。明孝宗朱佑樘一朝的外戚还是给朱佑樘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这也是朱佑樘时代唯一的污点——他太放纵张皇后的兄弟了。

  张鹤龄、张延龄哥儿俩仗着是张皇后的亲兄弟,在老家北直隶河间府兴济县霸占了很多田产,朝中诸多大臣屡有弹劾。明孝宗朱佑樘实在是扛不住内阁及刑部的奏疏,就派了司礼监太监萧腾去做做样子,调查调查,既可以给百官一个交代,也不得罪自己皇后。

  没有想到的是萧腾一到河间府,查明真相后直接将就哥俩给拿了,还押送到了京城。这还了得,皇后的兄弟也敢动。

  张皇后很生气,明孝宗朱佑樘很为难,他只能当着张皇后的面将萧腾一顿臭骂,待张皇后消气后,又给萧腾赏赐银两安抚安抚。朱佑樘很清楚张氏哥俩的不靠谱和嚣张跋扈,但是实在是对张皇后极度深爱,爱得没有了原则。

  张氏哥俩出生农家,一旦得势那种嚣张的嘴脸展现无遗,比如在一次皇帝的宴会上,朱佑樘“出恭”离席,这哥俩居然将皇帝留在席位上的皇冠戴在头上戏耍,这在任何一个其他皇帝面前都是会掉脑袋的。

  再比如,这哥俩后来又受邀请来到皇宫,居然把宫女给了,而且还是一人一个,一个名叫何鼎的太监要用“金瓜”(一种皇宫礼仪兵器)打死他们,却被明孝宗朱佑樘的心腹太监李广拦住,任由两个禽兽胡作非为。

  这位叫何鼎的太监后来居然被明孝宗朱佑樘下了天牢,又被张皇后指使太监李广将其在狱中害死。另外说一句,这位太监何鼎曾经在那次张氏哥俩戴皇冠的宴会上阻止过两人戏耍皇冠,有辱皇威。

  张氏哥俩的下场都比较悲惨,两人都是因为胡作非为被后来的嘉靖皇帝朱厚熜给剁了,那个时候张皇后还没有死。难道张皇后就不能向嘉靖求情,放过自己的亲兄弟吗?毕竟朱厚熜的皇帝位置可是人家张皇后的亲儿子明武宗朱厚照留给他的。

  这就要说到张皇后的悲惨晚年了,她前半生受到明孝宗朱佑樘的无限宠爱,后半生却尝尽人间悲凉。

  嘉靖皇帝对张皇后(也是张太后)并不好,甚至是极度的厌恶。

  这也是拜张皇后的娘家兄弟所赐,当朱厚熜还在湖北安陆当世子的时候,就听闻张氏兄弟的诸多不法之事,而身为太后的张氏不但不进行管束,还时有纵容。朱厚熜从内心里是极度瞧不起这位伯母张太后的。

  当朱厚熜进京接了堂兄朱厚照的班,当了皇帝后,他和张太后都面临了一个现实问题:如何处理两人的关系。

  过去的张太后依然想以高高在上的态势来面对年轻的天子嘉靖皇帝朱厚熜,毕竟当初是她和内阁首辅杨廷和选了他出来继任皇帝位。张太后认为自己有恩于朱厚熜,理应受到朱厚熜的厚待和尊崇。

  朱厚熜却认为自己是天然的接老朱家的班,这也张太后没有关系,甚至和朱厚照都没有关系,一句话,天命所归,不是谁给谁的恩赐。

  两人的认同不但在一个频道上,再加上嘉靖皇帝一进京就搞起了“大礼仪”事件,为自己的爹妈争取皇帝尊号,张太后作为一个过气的皇后,哪还能受嘉靖帝的待见呢?

  关键是,这不是一个情感、亲情的问题,这是一个政治问题。

  嘉靖皇帝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认朱佑樘、朱厚照这一支为大宗,他要将自己这一支立为大宗延嗣,他又怎么可能对自己的这位伯母,过去的皇后,现在的张太后有足够的尊重和关照呢。

  更何况,张太后的两个傻兄弟居然还不收敛,继续摆着皇亲国戚的架子,还当皇帝是自家亲戚,没有想到嘉靖皇帝对两人是毫不留情,直接关进大牢,一个当场问斩,一个关押数年后,叛了个秋后问斩。

  当嘉靖皇帝登基后,张皇后的地位就一落千丈,落寞的生活到了嘉靖二十年去世,她虽然得到了明孝宗一生的爱,却只是一个短视的小女人,享尽恩宠,却不知节制和管束,导致自己的后半生落寞悲惨。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以“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来形容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然而比起明孝宗朱佑樘对张皇后的宠爱,却仍有不足。作为历史上唯一遵循“一夫一妻制”帝后,明孝宗不仅一生除张皇后外从未纳妃,且对张皇后的宠爱简直无以复加,可以说做到了帝王的极致。不过,前半生幸福无比的张皇后,却在儿子明武宗朱厚照去世后,晚景较为凄凉。

  张皇后于成化七年(1471年)出生于北直隶河间府兴济县(今河北省沧县),其父张峦乃国子监监生。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明宪宗为太子选妃,张氏被选入宫,就此与时为太子的朱佑樘结为夫妻。同年九月,朱见深驾崩,朱佑樘即位,张氏则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皇后。

  其实正史中关于张皇后的记载其实并不多,但透过《明孝宗实录》和明朝文人杂记的零星记载,仍然不难看出朱佑樘对张皇后的疼爱。

  明朝张合在《宙载》中记载,“旧制,帝与后无通宵宿者,预幸方召之……惟孝庙最宠爱敬皇后,遂淹宿若民间夫妇”。清代毛奇龄也在《胜朝彤史拾遗记》中写道,“笃爱,宫中同起居,无所别宠,有如民间伉俪然者”。也就是说,根据明朝规定,皇帝与皇后是不住在一起的,按制皇帝居于乾清宫,皇后居于坤宁宫,皇帝只有在临幸皇后时才将其召来,事后皇后还要返回坤宁宫居住。然而,朱佑樘却因宠爱张皇后,与其日夜居住在一起,宛如民间夫妇一般。

  此事虽然不合礼制,但却少有大臣敢直言顶撞,但根据笔记小说集《听说》的记载,当时有个叫魏庄渠的举子在参加科举时,写下了“闻陛下一日之间,在坤宁宫之时多,在乾清宫之时少”,于是这位本被拟定为状元的举子, 便被朱佑樘给贬到了二甲第九。

  此外,根据明陆楫在《蒹葭堂杂著摘抄》中的记载,张皇后有次患了口疮,朱佑樘不仅亲自为皇后喂药,更是亲自端了漱口水为皇后漱口,而在张皇后休息的时候,朱佑樘甚至不敢咳嗽,唯恐惊扰了张皇后休息。

  可以说,在那个极度重男轻女的时代,一个男子要做到朱佑樘这样已经尚属不易,更何况他还是一位大权在握的皇帝,由此可见朱佑樘对张皇后的宠爱。

  朱佑樘对张皇后的宠爱还体现在另外一个方面,那便对张皇后家人的封赏,在明朝对外戚本就防范甚严的情况下,朱佑樘对张皇后家人的封赏,达到了明朝除开国功臣以外之最。

  弘治五年(1492)三月二十八日,张皇后的父亲张峦被封为寿宁侯,并升授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当张峦于同年八月去世之后,又追赠其为昌国公,并由其子徙封寿宁侯。

  张峦进封为寿宁侯;同年六月二十五日,升授寿宁侯张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八月十一日,张峦卒,追赠昌国公,谥号庄肃。张峦死后,长子张鹤龄袭封寿宁侯。而张峦的夫人,按理应该从其子称为寿宁侯太夫人,但朱佑樘又特意将其加封为了昌国太夫人。而张峦的次子张延龄也被加封为建昌侯。

  按照明制,亲王死后坟地面积不超过五十亩,郡王不超过三十亩,然而张峦去世之后,朱佑樘却直接就拨了翠微山三十顷用作其坟地,面积相当于六十个亲王、一百个郡王,并直接从京师三大营抽调了上万军队负责兴建,甚至亲自为张峦撰写神道碑,要知道这个待遇终明一朝也仅有三例,除了张峦之外,其余两人乃是开国功臣徐达和靖难功臣姚广孝,可见规格之高。

  而除了直系亲属外,张皇后的姑父高禄也被擢升为礼部尚书,堂叔张岳、侄子张教、表弟金琦、干伯张嶙、义弟张忱全部被加封为三品锦衣卫指挥使,表弟高峘则被封为四品锦衣指挥佥事,甚至连岳父此前的小妾汤氏也被加封为了六品诰命夫人。

  不仅张皇后的亲族受到恩泽,就连张皇后的“前夫”也得以沾光。张皇后曾被许配给秀才孙伯坚,但因其身患重病而未能完成婚事,后朱见深为太子选秀,张家想让女儿去应选,孙家便解除了婚约。结果就因这次被动的“成人之美”,朱佑樘得知后竟直接将孙伯坚加封为了中书舍人,其兄孙伯强也被封为了司仪署署丞,就连其父孙友都封了尚宝少卿。而这位孙伯坚,后来竟然历经弘治、正德、嘉靖三朝,最后官至四品尚宝卿。

  明孝宗如此恩泽张皇后家族,自然也遭到了朝臣的抵触,然而一向善待大臣的朱佑樘却是油盐不进,稳居内阁十八载的首辅刘吉,就因为反对朱佑樘如此恩宠张家,结果被朱佑樘一道诏命赶回了家,只得提前退休。

  明孝宗虽然对张皇后宠爱有加,但张皇后的人生境遇却堪称波折,其先后为明孝宗诞下了两子一女,但除了长子朱厚照长大成人之外,次子朱厚炜年仅一岁便夭折了,女儿太康公主朱秀荣四岁时也夭折了。

  弘治十八年(1505年),陪伴了张皇后十八年的明孝宗朱佑樘驾崩,朱厚照即位为帝,张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明武宗朱厚照虽然性格顽劣,但对待母亲还是极尽孝道的,虽然失去了宠爱自己的丈夫,但有儿子尽孝,倒也使张皇后稍有慰藉。可惜的是,朱厚照也极为短命,在位仅十六年,便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驾崩了。

  由于正德皇帝死后无子,张皇后便与大学士杨廷和等人商议,迎立明孝宗朱祐樘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之堂弟朱厚熜为帝,是为明世宗。

  按理来说,由于明世宗朱厚熜是入继为帝,因此应该称明孝宗朱佑樘为皇考,称张皇后为圣母,然而朱厚熜却偏偏不肯改称呼,于是与朝臣爆发了长达三年的“大礼仪之争”,并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然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内阁首辅杨廷和被罢免,17位大臣在“左顺门惨案”中被廷杖致死。

  朱厚熜即位之时,其父朱祐杬虽然已经去世了,但其母蒋氏却是在世的,而在“大礼仪之争”中,蒋氏的态度也极为坚决,一度拒绝入京,直到张皇后同意将其称为兴献后,蒋氏这才同意入京。然而,蒋氏入京时,张太后却依然只是用皇妃的礼节去迎接,结果却因此激怒了明世宗和蒋太后,为此后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此后,张太后在后宫的地位便开始变得很尴尬,而且朱厚熜与其母蒋氏对其礼遇极差,虽然仍为太后,但却很难享受到太后的待遇。例如蒋氏寿辰时,朱厚熜下令命妇朝贺,宴饮赏赐也比平常隆重丰厚。而到了张太后寿辰时,朱厚熜却下令免去朝贺,大臣们为此进谏,结果不是被罚俸就是被贬官。

  与此同时,张太后族人的好日子也就此到头,朱厚熜先是于嘉靖八年(1529)下令尽革外戚封,张鹤龄、张延龄兄弟因此被废除封号。嘉靖十二年(1533年),张鹤龄又被人告发谋逆,虽有大学士张孚敬求情得以保命。同年十月,张延龄也被下狱,虽然大臣争谏,但却就此被长囚狱中。

  为了保住弟弟,张太后不惜苦跪求情,然而朱厚熜对此却置之不理。不久,张鹤龄死于狱中,而张延龄则就此被囚长达七年之久。凄凄凉凉之中,张太后最终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去世,享年71岁。不久之后,其弟张延龄被斩于西市。

  张皇后和明孝宗朱佑樘,应该是唯一一对真正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帝后夫妻,这在历代帝王之中都是非常罕见的。两人之间的恩爱令人羡慕,明朝末年的黄景昉曾说:“时张后爱最笃,同上起居,如民间伉俪然。”意思是说,明孝宗与张皇后像民间的夫妻一样,一起起居生活,非常恩爱。张皇后前半生独享明孝宗朱佑樘的恩宠,而到了晚年却孤苦无依,在凄凉中死去,反差之大令人唏嘘。

  按照明朝皇室的选后制度,皇后的出身并不要求必须出自名门,所以,许多皇后都出自平民之家,张皇后也是出自一个普通家庭,其父亲张峦原本只是个秀才,后来成为国子监生。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张氏被选为太子妃,当年的九月,太子朱佑樘登基,也就是明孝宗,张氏也被册立为皇后。

  由于明孝宗自幼在宫廷尔虞我诈的环境中生活,特别是其母亲纪氏因为宫斗被害一事,对他的伤害非常大,其不幸的童年,对他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为了杜绝他自己的悲剧再次发生,明孝宗登基以后,在后宫之中只有张皇后,一直没有再纳其他嫔妃。

  坎坷的身世经历造成明孝宗朱佑樘性格沉闷而阴郁,而张皇后则相反,她天资聪颖,性格非常活泼开朗,坦诚又率真,两人性格的互补,使明孝宗对张皇后非常宠爱,甚至是依赖,张皇后知道明孝宗童年的不幸,对他也百般体贴,温柔备至,两人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弘治四年(1491年)九月,张皇后为明孝宗朱佑樘生下皇长子朱厚照,据说朱厚照刚出生时相貌清秀,史书形容其“粹质比冰玉,神采焕发”,明孝宗对这个儿子非常疼爱,对张皇后也更加宠爱,张皇后的父亲和两个弟弟也被明孝宗加封,以示恩宠。

  明孝宗对张皇后的专宠,也使皇室出现了不利的一面,造成了明孝宗子嗣较少。张皇后一共为明孝宗生了两子一女,但是,其第二个儿子朱祐炜和长女太康公主朱秀荣先后夭折,这样一来,明孝宗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就只剩下朱厚照一个儿子,这也为后来张皇后晚年凄凉的生活埋下了根源。

  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孝宗朱佑樘去世,时年36岁,随后,张皇后15岁的儿子朱厚照继位,也就是明武宗。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期间,吃喝玩乐、纵情逸乐、宠幸太监,不理朝政,导致朝政荒废。正德十五年(1520年)九月,朱厚照在南巡游乐中翻船落水,也许是受到惊吓,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吐血而死,时年31岁。

  由于,明武宗朱厚照去世的时候没有子嗣,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张皇后与大臣杨廷和等人经过商量,就选择了明孝宗朱佑樘的弟弟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朱厚熜作为接班人。这个朱厚熜只有14岁,虽然他年纪小,但是他的脾气大,个性极强,在大臣们将他从封地接到京城后,朱厚熜拒绝以皇太子,也就是明孝宗的嗣子身份继位,并威胁说要返回封地。

  为了顾全大局,在张皇后和大臣们的妥协下,朱厚熜最后以天子之礼在奉天殿继位,改年号为嘉靖,朱厚熜就是我们熟知的嘉靖皇帝,也就是明世宗。张皇后的这一次妥协,也给她后来的地位带来了麻烦。明世宗继位后,下令要追尊其亲生父亲兴献王朱祐杬为“皇考”,也就是说,朱厚熜虽然实际上是以明孝宗嗣子身份得以继位的,但是他却并不认可自己是明孝宗嗣子的身份。

  明世宗的决定遭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反对,并进行了长达三年半的礼仪之争。但是,最后明世宗不顾朝臣反对,还是追尊其生父兴献王为兴献帝、其祖母邵氏为皇太后、母亲蒋氏为慈孝献皇后,称张太后为圣母,上尊号曰“昭圣慈寿皇太后”,礼仪之争以明世宗的胜利而告终。

  明世宗一开始对张太后还算是比较尊敬,但是随着明世宗逐渐全面掌握了朝廷大权后,对张太后有时干预朝政的行为就十分反感了,再加上,张太后与明世宗的生母蒋太后不和,就使得明世宗更加讨厌张太后,明世宗曾对大臣说:“朕有生母,又有祖母,今天的朝廷不是昨天的朝廷,慈寿太后(张太后)凭什么称尊至上?”,不久,明世宗将对张太后的称呼由圣母改为伯母,这样一来,张太后的地位急转直下。

  明世宗朱厚熜与自己的母亲,祖母,一家人亲亲热热,而孤家寡人的张太后就成了外人,不可避免的在前朝、后宫被人排斥。明世宗将对张太后的不满,也转嫁到她娘家人的头上,张太后的娘家人依仗自己外戚的身份,兼并了不少的土地,张太后的两个弟弟还通过倒卖官盐牟取暴利,张家子弟甚至亲戚也都沾光加官进爵。

  在明孝宗和明武宗时期,张家人当然没事,毕竟是自己人,但是,到了明世宗朱厚熜上台后,就不惯你那个毛病了。嘉靖八年(1529年),张太后的弟弟张鹤龄被嘉靖皇帝削除爵位,嘉靖十二年(1533年)张鹤龄被下狱,不久死于狱中。张太后的另一个弟弟张延龄,也在嘉靖八年(1529)被革除爵位,嘉靖十二年(1533年),张延龄也被逮捕下狱,虽然大臣们没少向嘉靖求情,但是嘉靖始终没有宽恕他,一直将他关在狱中。

  张太后的两个弟弟都被关在狱中,而她却无力相救,就可以看出她当时的处境是多么的凄凉了,在大弟弟张鹤龄死于狱中后,张太后希望求得明世宗朱厚熜的同情,放过自己已经在狱中关了8年的二弟张延龄,张太后不顾自己的尊严,跪在嘉靖面前苦苦求情,但是,嘉靖对此并不理会。遭此打击的张太后被气得一病不起,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八月去世,死得非常凄凉。在张太后去世不久,明世宗朱厚熜就将张太后的弟弟张延龄处死了,可以说是非常绝情。

  《明实录》中对于张皇后的记录,认为她是一位比较能干精明、通情达理、坚守爱情的女子,对人也极为谦和,明孝宗朱佑樘之所以被认为是明朝不错的皇帝,其中也有张皇后的功劳,她经常给他出谋划策,起到不少的作用。张氏的儿子明武宗朱厚照去世以后,曾面临朝廷政变的危险,也是她以太后的身份,秘密联络大臣,将企图行不轨之举的江彬等人抓获,并决定迎立朱厚熜继位,逐渐稳定了局势。

  张太后在明孝宗时期的确有专宠的嫌疑,也因此导致明孝宗子嗣稀少,但是,她在儿子明武宗朱厚照去世后,力主迎立朱厚熜继位,为稳定明朝政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张太后的拥立,明世宗朱厚熜才能得以继位,可以说,她算的上是明世宗的“恩人”,但是,明世宗在继位以后为了追尊亲生父母,对张太后非常不敬,属于典型的“忘恩负义”。

  至于,嘉靖帝朱厚熜对张太后娘家下狠手,虽然说有张家人违法的一面,但也难说其中没有嘉靖故意针对张太后,进行精神折磨的原因,由于,张氏兄弟罪不至死,朝中许多大臣为他们求情,对这些求情的人,嘉靖皇帝一概严加惩罚,不少人被免官、下狱。张太后死的时候凄惨,死后也很凄惨,嘉靖将其直接葬于泰陵,与明孝宗朱佑樘合葬,连她的牌位都没有进入祖庙,一个备受丈夫明孝宗恩宠的皇后,最终的结局竟然如此凄凉。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谁能想得到,一个被宠妻狂魔明孝宗朱祐樘给宠上天的扶弟魔张皇后,晚年时却是活在别人的屋檐下,一间小破屋,一张破席子加一些草铺在木板上,就这样凄凉悲哀地过完一生,到死了,都没享受到皇太后应该拥有的礼遇,甚至连进入朱家祖庙的资格都没有。

  历朝历代乃至孝宗后的皇太后,有此结局的怕只有她一人吧,那些灭国的皇太后要么被篡位者所杀,要么被篡位者仍给予皇家优待,但死了都能入祖庙。

  可是造成她有此结局的,却是跟朱祐樘还有她自身恃宠而骄,有莫大关系,这也与她的幸运有关。

  

被明孝宗朱祐樘宠上天的张皇后最后结局如何?

  在张皇后还没嫁给孝宗朱祐樘前,她的父亲张秀才张峦,把她许配给了一个姓孙的人家里,据说那姓孙的也是秀才。

  

被明孝宗朱祐樘宠上天的张皇后最后结局如何?

  可不知道是她家祖坟冒了青烟,还是因为有其他的原因在,明宪宗朱见深在给朱祐樘选太子妃时,让张峦给知道了,他也想把自己的女儿送进皇宫,万一被太子给看中了呢,那张家从此便飞黄腾达了。

  于是,就跟孙家商量,请求孙家把这个婚约解除了。要知道,在过去,不管哪一方提出悔婚来,对女方都有影响。

  可张秀才似乎不在意这个,好在孙家没有危难他,同意解除了。虽然我不知道孙家为何会同意,但我觉得应该是张秀才把钱给到位了,或者用了其他法子,否则这么一个漂亮媳妇儿,自己守着他不香吗?

  恰逢太子选妃,于是,张与孙氏提出解儿女之婚,孙氏当允。

  婚约解除了,张皇后又是单身,她爹拖关系把她送进了皇宫,能不能选上,就看张家祖宗保佑不保佑了。

  国内美女千千万,皇宫佳丽三千。不止他张峦的女儿生得天资非凡。所以能不能被选上还真难说。

  不过,人家说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全国那么多的漂亮小姐姐,其中不乏名门之后或者富贵千金,然而朱祐樘就偏偏认准了平民出身的张皇后。

  于是,16岁(1487年,成化二十三年)的张后,就顺理成章般当上了太子妃,从此富贵不愁。

  所以,那时候,生个女儿就是好,生个漂亮的女儿,就更好了,万一让皇帝或者太子喜欢上了,从此富贵自不必说的。

  哪怕张刘良女那种青楼女子,只要长得出众又能弹会唱,遇到正德皇帝朱厚照这位榜一大哥,富贵啥的还用担心吗?

  当然,要是没这回事,张后将来估计也就一个普通妇女,相夫教子。

  也是在她当上太子妃这一年,明宪宗朱见深驾崩了,太子朱祐樘登基即位,史称明孝宗帝,登基后,就立张后为皇后。

  本来呢,朱祐樘是要选妃子的,哪个皇帝没有三宫六院,后宫佳丽啊,但这个时候有个韩林学士谢迁说:陛下啊,先帝的陵墓还未完工,您又以仁孝治天下,此时选妃的话有点不合时宜,等您守孝三年后再谈论选妃之事吧。

  朱祐樘一听,嘿!是这么个理,准奏!

  谁知道,在朱祐樘守孝期间,由于天天跟张后抵足而眠,加上这日子一久,而且张后不喜欢自己老公再娶他人,于是便跟朱祐樘撒娇,腻歪,让他只爱自己一人。

  (这个人家两口子经常睡一起,晚上睡觉相互说什么,不得而知,只能是在后来的基础上进行推测,史官总不能趴在皇帝床塌之下偷听吧)

  如此一番劝说,朱祐樘同意了,一生一世都只爱她张后一人。

  守孝结束,大臣都全劝他该纳妃了。

  皇帝嘛,就应该为大明后代开枝散叶。

  可朱祐樘却拿出三年前谢迁说的话,把这些大臣劝谏给拒绝了,搞得大臣们全都一脸蒙圈了,啥情况!

  不过他们还是劝谏,把朱祐樘整气了。

  说谁再提此事,朕贬他回去耕地,把朕惹极了的话,没好果子吃。

  于是再没人提这个事了。

  张皇后知道了,高兴坏了,朱祐樘果然没有辜负她,真的是爱她的,由此,她又向朱祐樘说起自己家人的事情来。

  意思是我都是皇后了,我家人还是平民。

  朱祐樘说小事,封,全部都封!

  于是追封张峦为昌国公,她母亲封为昌国太夫人,弟弟张鹤龄封寿宁侯、弟弟张延龄封建昌侯,张皇后的姑父高禄擢升礼部尚书,堂叔张岳、侄子张教、表弟金琦、干伯张嶙、义弟张忱封三品锦衣卫指挥使,表弟高峘封四品锦衣卫指挥佥事,此外张氏亲戚还有锦衣卫千户、百户若干。

  一口气把张后的家人,连同亲戚在内全部都给予了官职,甚至把曾经同意解除婚约的孙家,也给了封赏。

  只要是张后提的,一并应允。只要张后一不舒服,就心疼得不行。有一次张皇后患了口疮病,朱祐樘便亲自为她端漱口水和服侍她喝药,甚至怕自己的咳嗽声惊扰了张皇后,不惜强忍住远离床榻再咳嗽。

  张后尝患口疮,太医院进药,宫人无敢传者。院使刘文泰方受孝宗宠顾,忽得密旨选一女医入视。帝亲率登御榻传药,又亲持漱水与后。宫人扶后起坐,瞪目视帝。少顷,帝趋下榻。盖将咳,恐惊后也。其厚伦笃爱若此。《明良记》

  还有,张皇后的弟弟张鹤龄张延龄仗着姐姐是皇后,不把朝臣放眼里,在京城里骄横闹事,欺压百姓和朝廷大臣,由此被许多朝臣所弹劾。

  这种人,自然应该受到严惩,可张皇后却撒娇地拉着朱祐樘说,皇上啊,我就这么俩弟弟,他们不懂事就原谅他们吧。

  朱祐樘没办法,只能逾越礼制,只是告诉她俩弟弟别这样子做。然而她俩弟弟根本就不当回事,每次她俩弟弟犯事,她都这样子对朱祐樘撒娇,屡试不爽。

  甚至有一次,她俩弟弟趁朱祐樘出恭把皇冠放一边,她俩弟弟就偷摸地拿着戴在了自己的头上,感觉特好玩。

  我的天,这可是欺(不是欺骗,是欺负)君之罪呐,轻者杀头,重者诛全族,皇帝的帽子也敢戴?是你戴的吗?

  这一幕被太监何鼎当时看到了,何鼎就去告诉皇帝,然而张皇后趁朱佑樘忌讳自己的亲信宦官可能和外朝大臣有结党之嫌告诉了朱祐樘,激怒了他,于是派另一个太监李广(不是汉武帝的那个李广)将何鼎活活打死了。可怜的何鼎啊,就这么不明不白地结束了自己一生。

  这个事,即便朱祐樘知道何鼎忠心,但碍于自己老婆面子,他只能杀何鼎。

  可见朱祐樘有多疼爱他老婆张后,拿到现在来说,就是典型的模范夫妻。

  朱祐樘曾经跟张后说过,朕如今就只有你这一个亲人,我不疼爱你,疼爱谁。

  皇家怎么可能只有一个亲人呢。

  谁信?

  可在朱祐樘这里,就还真是如此。

  他六岁就没了母亲,他母亲纪氏不过是宫里一个宫女,不过有天被朱见深宠幸后就中了招,怀孕了。

  可他母亲这种卑贱之人,自然是得不到后宫妃子们喜欢的,当时宪宗的贵妃万贵妃听说纪氏怀了龙子,便命纪氏堕胎。

  然而,宫女说是病,不是怀孕,万贵妃就把纪氏打发到安乐堂去居住,等到怀孕十月满生下了龙子,万贵妃知道后真是气得咬牙切齿的,命门监张敏将其溺死。

  可张敏心善,认为宪宗帝朱见深就这么一个儿子,怎么会舍得让他死呢,于是就把朱祐樘给藏了起来。

  到宪宗老了后感慨,他快死了,都还没一个自己的儿子。张敏就说有,有一个。

  这可把朱见深高兴坏了,于是让人立马去西内去接皇子。

  这时候的朱祐樘6岁,一直被寄养在那个小地方,很多太监都能嘲讽他女子俩。

  刚接回来不久,他母亲纪氏暴毙,关于纪氏暴毙这个事儿,有说是万贵妃逼的,有说是纪氏担心被杀,上吊自杀,张敏得知纪氏死了,也吞金而亡。

  所以,从小见过皇家太过阴暗面的朱祐樘对皇家的人,是特别不待见,觉得皇宫里的人都太过冷漠。

  这就是他为何会深爱张皇后的原因,而且张皇后自从给他生了两儿一女(朱厚照和朱厚炜【早夭】,及太康公主【早夭】,又据野史猜测,朱厚照可能不是张皇后所生的,因为张后对于朱厚照的一切行为不给予关心教导,甚至在朱厚照得病快要死的时候,她忙着去选继承人)之后,加上张后能宽他心,他不爱这个老婆,又该去爱谁呢。

  然而,朱祐樘由于长期勤奋工作,导致身体逐渐衰弱,36岁时就去世了,这个爱她的男人与她从此阴阳相隔。

  明孝宗朱祐樘在我国皇帝中保持着一个记录,那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只有一个老婆的皇帝”,被他宠上天的张皇后的结局并不好。

  孝成敬皇后张氏(1471年-1541年),北直隶河间府兴济县(今河北省沧县),是当地一个秀才的女儿。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明朝皇室为太子朱祐樘选太子妃,张氏入宫后被选为太子妃。

  同年9月,朱祐樘登基继位,是为明孝宗,之后张氏被册立为皇后。

  这朱祐樘可是有名的情种,他自从与张氏成婚后,就对其宠爱得不得了。

  明孝宗与张皇后是患难之交的一对恩爱夫妻。他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只有一个老婆的皇帝。

  明孝宗对张皇后的宠爱是让所有皇帝后妃都眼红的。

  两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朝夕与共。

  明孝宗与张皇后恩爱有加,两人共处如同民间夫妇一般,育有两子一女。

  因为张皇后的缘故,明孝宗特别优待外戚,追封岳父张峦为昌国公,妻弟张鹤龄为寿宁侯、张延龄为建昌伯,为张皇后建立的家庙也十分壮丽。

  由于张皇后的关系,明孝宗对外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来不对他们进行约束。

  张皇后的两个弟弟应邀出席宫廷内部的晚宴时,两人竟然敢趁明孝宗去上厕所时,戴起了皇帝放下的皇冠。

  这在古代可是大逆不道之罪,是要被杀头的。当时有个叫何鼎的太监上前阻拦,两人才把皇冠放下。

  弘治十一年,这两兄弟又一次入宫,看到有一个宫女漂亮,两人居然胆大包天在宫中把这宫女给“办了”。

  太监何鼎知道后大怒,手持金瓜(古代卫兵的武器),想要把这二张兄弟当场打死,被当时另外一名受到明孝宗宠信的太监李广给阻止。

  之后,何鼎以二张兄弟以“无人臣礼”为由,将此事上奏明孝宗,要求明孝宗处罚二张兄弟,以儆效尤。

  让何鼎没有料到的是,明孝宗不但不处罚二张兄弟,反而让锦衣卫将他下狱。为了掩盖事实真相,张皇后指使李广将何鼎杖杀于狱中。

  弘治十八年(1505年),年仅36岁的明孝宗英年早逝,张皇后所生的皇太子朱厚照即位,是为明武宗,张氏被尊为皇太后。

  朱厚照在位十六年时间里,母后张氏还是过得不错的,但奈何这武宗在30岁刚刚出头时就驾崩了。

  明孝宗与张皇后只有两个儿子,除了朱厚照之外,二儿子早就夭折了,但偏偏武宗膝下无子。国不可一日无君,张太后与大学士杨廷和就选择立武宗堂弟朱厚熜为帝,是为明世宗。

  为了皇室的正统性,明世宗入继,称张太后为圣母。而他则把自己的生母蒋氏册封为“兴国太后”。

  张太后与明世宗的生母不和,这引起了明世宗对张太后的不满。他对自己的生母、祖母十分呵护,对张太后就不怎么样了,最后连称呼都从圣母改为伯母。

  张太后的弟弟一向嚣张惯了,有一次犯了错,张太后到明世宗面前跪下求情无果,因此一病不起。

  晚景凄凉的张太后在1541年八月病逝。明世宗在她一去世后,就将她的弟弟给处死了。

  结语:

  明孝宗的张皇后可以说是史上最幸福的皇后,因为朱祐樘提倡“一夫一妻制”,也使他名留青史,只可惜他英年早逝。而张皇后在丈夫以及儿子去世后,就处于尴尬的地位,处处被明世宗排挤。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称得上“痴情”的皇帝,但真正一生只有一个女人的,只有明孝宗朱佑樘一人而已,而他身边这个唯一的女人就是他的皇后张氏。然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张皇后,在丈夫和儿子去世之后,却完全失去了权势,明世宗朱厚熜不顾她的苦苦哀求,将她的两个弟弟逮捕入狱。张太后为此一病不起,凄凉离世,在她死后,她的弟弟也被处死,可谓“晚景凄凉”。

  明朝历经二百六十余年,从未出现过后妃或外戚专政,这一情况并非偶然,而是与一条“祖制”密切相关,即明朝的后妃只能从“良家子”中选出。

  明代开国之初,皇室虽以勋臣家为选婚的主要对象,并以此说明“君臣相契”,但宣德以后,随着宦官势力的膨胀,选婚之权“委之宦寺,求之市井”的“良家子”。后妃来自民间,自然与大臣没有任何联系,其家族成员虽然能够得到封赠,但往往只是虚衔,所以“有明一代,外戚最为孱弱”。没有外戚的支持,明朝的后妃们自然也就没有了专政的基础。

  受益于后妃出身“良家子”这一祖训,出身并不显赫的张氏于1487年,被成化帝朱见深选中,嫁给了太子朱佑樘,成为 了太子妃。同年,朱佑樘继位为明孝宗,张氏被册立为皇后。

  究竟张皇后有怎么样的魅力,我们不得而知,但她的的确确迷住了孝宗,两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朝夕与共。有一次,张皇后有次生口疮,孝宗亲自为她端水传药,因为怕惊扰她休息,孝宗甚至不敢高声咳嗽。

  孝宗一生之中,除了张皇后以外,再没有过其他任何女人,后宫之中仅有她一人而已。这就不仅仅是万千宠爱的问题了,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夫一妻”。而且,孝宗对张皇后无比宠爱,凡是和张皇后有关的事情,孝宗都不问缘由,无条件的偏袒张皇后。

  1505年,张皇后和孝宗共同度过了甜蜜的十八年时间后,孝宗驾崩,两人唯一长大成人的儿子朱厚照继位,即明武宗,张皇后也晋级为张太后。武宗是明朝甚至中国历史上最能“玩”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信任宦官刘瑾、义子江彬等人,做下了很多荒唐的事情,但他对母亲张太后十分孝顺,因此在做皇太后的这段时间里,张氏过得还是很滋润的。

  武宗在位十六年,1520年,武宗不慎落水,落下了疾病,第二年正月即驾崩,生前未留下子嗣。由于武宗本身就是独生子,也没有兄弟,所以他临死前留下遗诏,让母亲张太后和首辅杨廷和商议,从兄弟子侄辈中选一人继任皇位。

  武宗死后,当时朝廷的形势还是比较复杂的,武宗义子江彬掌握了京城全部兵权,督东厂、锦衣卫,并率边兵数万,“权势莫与比”,对皇权更替有着重大威胁威胁。面对江彬的威胁,张太后与杨廷和密议,宣江彬入宫觐见太后,趁机逮捕了他,随后抄家,处以磔刑。

  稳定局势后,张太后主持了对新天子的选定,确认了武宗的堂弟、藩王朱厚熜为新君,这就确保了新君继位的合法性,从而使新旧政权得以平稳过渡,时人亦评论说:“正德末,国统中绝,非孝康(长皇后)为之内主,祸未可知也。”

  然而,张太后绝对想不到,这个她亲自选中的新君,会在日后成为她最大的噩梦。

  明世宗朱厚熜,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聪明的皇帝,此言不虚,他十四岁入京接任皇位时,已有足够的心机和能力,与当朝太后和首辅斗一斗了。

  世宗既然继位为君,那么按照“以小宗入大宗”的传统,他要认朱佑樘为父,认张太后为母。但是世宗继位之后,却一直想推翻这件事情,办法就是将自己的父亲追封为皇帝,册立自己尚在人世的母亲蒋氏为皇太后。

  这场争斗被后世称为“大礼仪之争”,时间长达十几年,无数大臣为此被杀被贬被廷杖,首辅杨廷和被迫致仕,他的儿子、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杨慎被贬,最终还是世宗取得了胜利,其中一个标志性的胜利就是他顺利的尊生母蒋氏为兴国太后。

  世宗尊张太后为昭圣慈寿皇太后,论地位在蒋太后之上,但毕竟当皇帝的是蒋太后的亲生儿子,所以每当张太后和蒋太后发生矛盾时,世宗总是偏向自己的生母,令张太后十分不满。随后不久,世宗又借有臣子上奏张太后过失的机会,降低了张太后的待遇,并改称她为“伯母”,彻底将她晾在了一边。

  明代不设丞相而建立五府六部,使事权分割而又互相制衡的体制以及内阁票拟、司礼批朱的内外双轨制,不仅铲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也有效地制约了后妃权力的形成和扩张。所以,张太后尽管“首定大策,有安社稷之大功”,但当她提出要要改懿旨为圣旨,借机确立和扩大自己的权势时,马上遭到了首辅杨廷和等人的坚决反对,只能放弃。而当局势稳定后,张太后既不能干涉内阁,也不能控制司礼监,很快就被世宗和议礼新贵挤出了权力中心。

  后来张太后的弟弟犯了错,世宗将其逮捕入狱。张太后为了保住弟弟的性命,只好硬着头皮去求世宗。后来苦跪求情没有结果,张皇后伤心过度就一病不起。最终于嘉靖二十年八月,这个被明孝宗朱佑樘宠爱一生的女人离开了这个世界。张太后死后不久,嘉靖皇帝就处死了她的弟弟。

  作为历经三朝的皇后、太后,张氏有功有过。所谓功,主要是在武宗、世宗皇位交替期间,诛杀了江彬,稳定了局势。所谓过,就是太过于回护和放纵两个弟弟。

  《明实录》中关于张皇后的记录,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是一位比较能干精明、通情达理、坚守爱情的女子,对人相对谦和,体贴下属。然而,张皇后之所以不能被称为“贤后”,是因为她过于回护自己的两个娘家弟弟。

  张皇后是名副其实的“扶弟魔”,而孝宗又是名副其实的“护妻狂魔”,因此闹出了很多事情,两夫妻原本不错的历史形象,也因此被蒙上了一层灰。

  张皇后有两个弟弟,张鹤龄和张延龄,两人招纳无赖,为非作歹,强抢民田,甚至他们的家奴都敢在外面作威作福。刑部侍郎李东阳忍不可忍,上书揭露张皇后两个弟弟所做的坏事。不料,张皇后知道后,不仅没有责罚弟弟,反而唆使孝宗杀掉李东阳,最后孝宗将李东阳罚俸了事,张氏兄弟反而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张氏兄弟把皇宫当作自己家一样,非常随意,有一次甚至戴起了皇帝的帽子。按说在古代,这可是满门抄斩的死罪,但孝宗知道后,不过一笑了之。还有一次,二张居然在皇宫之中宫女,太监何鼎手持金瓜想把二张打死,被另一位太监所阻止。事后何鼎以二张以“无人臣礼”向孝宗揭发此事,结果二张没事,何鼎倒反而被锦衣卫捉拿下狱,事后张皇后指使他人在狱中将何鼎活活打死。

  武宗时期,张延龄的一个心腹家奴,仗着权势慢待自己的父亲曹祖,于是愤怒的曹祖于是上告张太后的两个弟弟虐杀僧奴,还有谋反等事情,查证后发现除谋反外其他事情都属实。可是,武宗尚未来得及处理,作为证人的曹祖忽然死在牢中。由于当年何鼎的故事,因此有人怀疑可能是张太后下的毒手。

  总之,在张皇后的庇护下,张氏兄弟越来越无法无天,做下了无数坏事。然而,当世宗继位后,张太后逐渐失势,张氏兄弟也失去了保护,嘉靖十二年(1533)十月,世宗将两人下狱论死。大臣争谏,改为长系狱中。

  为了救出两个弟弟,张太后不顾尊严,跪在世宗面前求情,然而世宗终究不为所动。又气又急的张太后因此一病不起,苦熬几年后,于嘉靖二十年病逝。张太后死后,世宗将她直接合葬进泰陵,但是没有让她进祖庙。

  嘉靖二十五年,世宗下令将张延龄斩于西市,在此之前,张鹤龄已经死于狱中。此时距张太后病逝,刚刚过去五年时间。

  综上所述,孝宗在位期间,张皇后被万般宠爱;武宗在位时,张太后极尽尊荣;世宗在位时,张太后失去权势,沦为路人,晚景凄凉。之所以落到如此地步,主要原因在于武宗没有给他留下一个孙子,世宗和她没有血缘关系,单靠名义上的母子关系,无法维系长久的尊重和合作,被晾在一边乃是必然的结果。至于她的两个弟弟为非作歹,只能说给张皇后的脸上抹了黑,实际上当时的外戚都那个德行。

  张后说实在的晚年凄惨,可以说是凄凉与孤独;

  明孝宗朱祐樘的皇后张氏,在明武宗朱厚照去世之后,由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承继大统,是为明世宗嘉靖皇帝。明嘉靖二年(1523年)十月,明世宗降诏:逮建昌侯张延龄下刑狱,定为死罪;革去昌国公张鹤龄的爵号,降为南京锦衣卫指同知,带俸闲住。

  张延龄和张鹤龄是张太后的亲弟。弘治年间,张鹤龄袭父亲张爵位,张延龄也由建昌伯进为侯爵,二人倚仗当时的皇后(即张太后)之势,骄横恣狂,纵家奴强夺民田民宅,多次犯法。张皇后对两个弟弟极是袒护,给事中吴世忠、主事李梦阳曾弹効二张,都几乎获罪。孝宗因与张皇后感情很深,难以依律惩办这两位侯爷,但曾私下对龄提出警告,使之稍稍收敛。

  明武宗正德年间,张皇后成为张太后,皇上则换成了二张的亲外甥两人更加无所忌惮。一位以占候ト筮为业的术土曹祖上告说其子为张延龄家奴,与主子合谋不轨。明武宗命将曹祖关押起来,待召集群臣廷讯此事,曹祖却奇怪地服药自杀,成为一大疑案。当时的舆论怀疑曹祖的暴死与张延龄相关,但找不到证据,此案便不了了之。

  明世宗入继大统,张太后为了让其两弟继续显贵,特地把张鹤龄塞入迎立的队伍中,张鹤龄由此进为昌国公。但张太后很快便失势,张鹤龄、张延龄却不知收敛,恣肆依旧。一位叫司聪的锦衣卫指挥使替张延龄经营高利贷,欠张延龄五百两银子,被追索通要得急了,便与一个叫董至的游棍设计,要告发曹祖所说的张延龄谋反之事,要挟张延龄行贿。张延龄派人抓住司聪,偷偷把他杀掉,又令司聪的儿子司升烧化尸体,以折所欠银两。司升不敢不从,气极时就去骂董至。董至害怕事发,便拿着司聪以前的状子告官。

  恰恰在当年八月,明世宗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举朝欣喜。张太后请求入贺,打算借此机会当面求情,谁知明世宗当即对入贺之事婉词谢绝。万般无奈,张太后想到了素来通情达理的皇后,便向张皇后求恳,托她在皇帝跟前进一言。善良的张皇后见老太后老泪纵横,应承下来,由是也导致自己被废。

  但是此时明世宗杀心已起,如何能听得下不同意见?他决心维护朝的法律尊严,不容外戚恣肆、逍遥法外;也要用惩治二张来报复张太后,为曾受到张太后压抑的母亲出气。朝臣们明白地看到了这一点,对张太后的同情便普遍产生。刑部尚书聂贤是位富有正直心的老臣,曾因李福达之狱革职,这次主持问刑,拟议以张太后之亲宽免。明世宗大为生气,钦定张延龄为死罪,张鹤龄革去爵位,而对聂贤罚俸半年。

  明世宗本打算定张延龄谋反罪名,族灭其家,张璁说张延龄不过是个守财奴罢了,怎么有能耐造反呢?明世宗几次追问,张璁都不改变自己的说法,才使明世宗打消族灭张氏的念头。张延龄被判死罪,及到秋后斩决时,又是张璁上疏,认为张太后年事已高如果听到张延龄之死悲伤,不吃不喝,万有个好歹,如何对得明孝宗在天之灵!明世宗大怒,责斥张璁与张延龄同姓相亲以同样理由遣责的,当还有溘然早逝的张皇后,责斥张璁。这些都是一种气话,始终坚持陈述意见,口婆心地劝解使张延龄多活了几年。

  宫外,二张被没完没了地在监狱中关押着;宫内,张太后寂寂地坚忍地活着。她尽力地保持着自己的尊严,然在张延龄和张鹤龄先后速系后,尊严似乎也已与她无缘。明世宗对张太后切齿痛恨,又碍于礼法和舆论,不便把她怎样,遇到其家中人犯事,当然不会放手。张延龄入狱论死,因群臣劝谏,明世宗既不即杀,又不放免。刀加颈上,命悬游丝,既折磨张延龄本人,又折磨宫中的张太后。

  那自幼仗势骄横的张延龄,天生就一个惹祸精,虽在监狱,仍要出妖蛾子。他写画了许多图文,题以“君道不明”让同监室ー个叫刘东山的看,平日也说些怨望之词。闲极无聊张延龄也把与勋戚大员的各种交往当故事讲。刘东山是个奸邪小人,他将这些事情一一记下,把那些图文也悄悄藏起。一日举报,狱吏报告,明世宗得知后大怒,将涉及的刑部官员一通收拾,赦免刘东山,奸人刘东山被特诏放出,继续到张延龄家恐吓,每天鲜衣怒马,招摇过市,百官危惧。当时夏言为内阁首辅,问谁能收拾这个恶棍。巡抚东城御史陈让毅然承担。正好刘东山与乃父争吵,竟以箭射父,其父逃往衙门告状,陈让令人抓捕。刘东山反诬陈让,说他的儿子与张延龄关系密切,造厌星图诅咒圣母和皇上。

  于是墙倒众人推,一帮江湖游如班期、于云等又告发张延龄召聚旁门左道之徒,巫盘咒,镇上连到遂安伯鏸、西宁侯宋良臣、京山侯崔元、太监麦福等数十人甚至涉及张太后。这可是滔天大罪!世宗当即命锦衣卫逮讯所有牵涉之人,崔元、陈鏸等人素为世宗倚信,也得旨等候讯问。

  当年年底,蒋太后吃药后死去,皇上极度悲痛,举官自然要与皇上同悲。明世宗本来就怀疑甚多,此时不去想乃母患病已三年的事实,认定是张太后以巫蛊术害其母,命把张鹤龄自南京来,打入诏狱,与其弟张延龄一起用刑拷讯,非要逼问出暗害蒋太后的图谋来。可怜张鹤龄贵为公爵,竟然死于被押解来京的途中,连个具体的日子都没有。张延龄镣铐加身,此时才知人心险恶知道太后姐姐之难,加上怨望是实,谋反则属乌有,遂咬紧牙关不从。

  张太后为两弟求情不通,日夜哭泣,“至衣弊襦席为请”。张氏经历四朝,年已七十多岁。她这位数十年的后宫领袖,如今孤凄无告,只有身穿破衣衫睡在草席之上,用自我折磨的方式,为仅存的小弟乞请一命。消息传出,宫内朝中都有人大为不忍。公元1541年,张太后驾崩。

  “但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一句歌词述说了多少男男女女对于爱情的向往。皇帝也是人,也渴望这样的爱情。但是在中国古代,明君伦理却非常排斥和极力否定这样的行为。很多皇帝相爱的女人多半被当成宠妃或者红颜祸水。不过在明朝,发生在皇帝与妃嫔身上的爱情故事却非常的多。从开国时的朱元璋与马皇后、朱棣与徐皇后一直到明朝末期的朱由检与田贵妃,明朝的皇帝好像无时无刻不在追求浪漫爱情。而相对于其他的皇帝,明孝宗与张皇后之间的爱情可谓最为纯粹。毕竟他曾为张皇后一生不纳妃。其他皇帝嘴上说着爱情,却仍是后宫佳丽不断。这个被明孝宗朱佑樘宠上天的女人在孝宗死后又面临着什么样的命运呢?尤其是到了嘉靖朝。

  孝康张皇后,北直隶兴济人。与明朝其他的皇后、妃嫔多是出自武臣之家不同,她是出自文人家庭。她的父亲张峦由贡生入太学,是一名国子监监生。她的母亲在生她时曾经梦到有月亮入怀。从小深受文化熏陶的张皇后,连出生都这么浪漫。等她成化间被选为太子妃时,她也将这种浪漫和对爱情忠贞的向往带到了宫中。明孝宗对此也不自觉地深陷其中。张皇后性格其实有些泼辣,明孝宗在位时对她百般忍让和维护。这种维护也包括她的父亲和兄弟。

  可是明孝宗却走在了她的大前头。孝宗去世,她的儿子武宗登基,她成了皇太后。在整个武宗朝,她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正德五年时,进封为慈寿皇太后。她及其家人仍然为所欲为。

  但是武宗没有儿子继承皇位,接替他担任皇帝的是兴献王的儿子,也就是他丈夫四弟的儿子。嘉靖皇帝有自己亲生的母亲,对待她便不可能如自己母亲一样。而且朝臣一开始让嘉靖皇帝继位便想要他以孝康张皇后的儿子的身份。这对于自尊心和主见都非常强的嘉靖皇帝而言,无疑非常愤怒。他不仅对朝中旧臣愤怒,而且将这种愤怒转嫁到了张皇后的身上。嘉靖皇帝经过议大礼等一系列的政治斗争终于摆脱了这种强加的父母身份。但是对于张皇后的怨气却与日俱增。而他采取的方式便是冷暴力。

  嘉靖三年,嘉靖皇帝自己的母后兴国太后过生日,他召集朝中命妇进入宫中为其庆贺。但是轮到张皇后过生日时,嘉靖皇帝却严令任何人进宫为其庆祝。朝中大臣觉得此事不符合礼法,纷纷上疏。可是嘉靖皇帝铁了心要给张皇后点颜色看,始终没有同意。从此之后,张皇后每年的诞辰便在凄风苦雨和孤寂中度过了。

  可是张皇后仍然不明白情况,仍沉浸在至高无上的皇太后的身份中不能自拔。兴国太后以藩王妃的身份进入宫中,张皇后始终看不起她,认为她低自己一等。而嘉靖皇帝以藩王世子的身份入登大。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由运丰机械网编辑,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