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运丰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为什么经历了一千多年岁月的黄河铁牛至今依然完好无损?

作者:运丰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黄河铁牛是黄河岸边著名的镇水神兽,它出土于现在山西省的永济市,这里曾是古代黄河蒲津渡的渡口,是古代晋陕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

  而从唐代建造了这八座大铁牛开始计算,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经过数次黄河的改道,铁牛被淹没在了河水之中。

  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兴建三门峡水库蓄洪,古代渡口出现了大范围淤泥堆积的情况,铁牛也被埋在了黄河的泥沙之中,不见了踪影。

  后来经过文物专家向国务院申请,国家才启动了寻找镇水神兽的计划,经过长达一年的搜寻,在1989年,四只铁牛才得以重见天日。

  我们创造的文明被称作黄河文明,黄河作为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但对自己的子女并不是十分友好。历史上黄河决堤的记载数不胜数,中国人也是在治理黄河洪水泛滥的问题上奋斗了上千年。

  到了鼎盛的大唐时期,唐玄宗为了彰显国力,震慑洪水,于是在唐代的中都蒲州,命工匠建造了8只大铁牛分列于黄河两岸。

  那为何是铁牛,而不是其他动物呢?

  古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天,地,人相辅相成,才能交相辉映,共同驱邪。牛代表土,土即代表大地的意思,因此在铁牛的周围,建有7根铁柱,这7根铁柱呈北斗七星状排列,代表上天,祈求得到上天的眷顾。

  同样,在每个铁牛周围,都有一个铁人“看护”神兽,他们服装各异,有唐装、有突厥装、有西亚装,反映出大唐的包容与胸怀。

  铁牛从唐代开始到我们现代打捞出来,期间并非是一直屹立在黄河两岸的。据明代冯梦龙记载,当年北宋宋英宗时期,由于数日暴雨不停,黄河水猛涨,用铁牛拴着的黄河浮桥被洪水冲走,连接着铁牛一道,被浮桥带入了黄河之中。

  然而这动辄几万斤的大铁牛让当时的人犯了难,古代没有起重机,也没有挖掘机,这么个庞然大物可不是那么轻易就打捞上来的。

  于是,宋英宗颁布圣旨,征召天下能工巧匠,凡是能将黄河铁牛打捞出来者赏银千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位名叫怀丙的和尚自告奋勇,接下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怀丙先是命人将两只满载泥沙的船划到铁牛被冲到的地方,挑选两个水性好的人下水将铁牛用绳索勾住,保持绳索处于拉直状态,逐渐将船里的泥沙锄掉,利用船只吃水部位上浮将铁牛从淤泥中拉出来。

  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真的让我们现代人为之痴迷。

  其实说完好无损有些夸张,在1989年打捞出来的4只铁牛已经或多或少有了生锈的痕迹。只见这些铁牛形态各异,大约长3米,宽1米3,高1米9,连同铁牛下方的底座重量竟然达到了70吨,令人叹为观止。

  再说到铁牛制作的工艺方面,铁牛的栩栩如生间接反映出唐代炼铁技术的成熟,铁牛表面涂有一层厚厚的镀膜,在最大程度上阻止了铁遇到氧气而被氧化成铁锈,这也是铁牛在潮湿的岸边能长期不生锈的原因。

  至于铁牛被文物部门保护起来后,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防止铁牛再次生锈,因为历代铁质文物保护的最大问题就是目前还处理不好如何在保存原有文物模样的基础上进行防锈。

  目前这四座大铁牛陈列在山西运城市唐代铁牛博物馆中,不过甚为可惜的是,黄河西岸的另外四头铁牛至今没有找到,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古人认为黄河无桥,不可以搭桥,而黄河唯一的桥就是铁索横江,但这个铁索在哪里一直无人知晓,直到1989年在山西蒲州距离黄河3千米的地方发掘了4尊巨大的铁牛,终于揭开了这个谜。

  古人云: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所以牛可以镇洪水,黄河铁牛也取自于此。

  唐朝时除了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外,还有中都蒲州,因为三座城被黄河拦开,盛世之下唐玄宗下令要造一座桥将三座都城连接起来,于是黄河铁牛铸造于唐玄宗725年时期,是世界上最大的铁器,重约45-70吨不等,高约1.9米,长3米,总共用了160万斤的铁,举全国之力铸造出来。

  图为1989年出土黄河大铁牛时的情景。

  黄河两岸分别4尊铁牛,有铁板底座和打地桩的铁柱,再用铁链连起来,在上面铺木板,铁索横江就形成了。重要的是1000多年的巧匠人们已经利用了力学的概念,比如地桩斜插,前牛轻,后牛重,牛的前脚蹲,后脚坐。而铁牛的做法是用巨石刻出铁牛的模子,再把溶的铁灌进去,温度相同,一次成型,异常坚固。

  图为七星铁柱,与北斗七星相对应,代表了上苍。

  每个铁牛旁有铁人策牛,后面有七根铁柱呈北斗七星摆法,这个铁桥做好后,一用500年没有问题,元朝时蒙古人因战争将铁索桥上的木板烧掉,明朝把桥重修铺上木板,又继续使用,直到民国1907年黄河改道,铁牛被淤泥淹没,直到1989年重见天日。

  出土的4个铁人分别是汉、胡、蒙、藏的民族服饰。

  再说一下铁牛不生绣问题,铁牛肯定会生绣,89年铁牛出土时上面铁锈斑驳,脱落厉害,幸好及时保护才未继续锈蚀;中国出土最早的铁器商代就有,周代更多,那都是2,3千年前的铁器都能存在至今,更不用说一千多年这几个大铁疙瘩了;最后铁器的保存最简单的方法是在表面涂一层油膜,铁索横江使用了一千多年不坏,肯定是无数代人精心保养的结果,所以这个疑问不足为怪。

  黄河铁牛,它的背后隐藏着一项大唐王朝战略布局下的浩大工程之谜,其宏伟程度堪比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墓以及京杭大运河。

  1989年7月,距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约3公里的黄河滩涂上,意外发掘出4头体型庞大的铁牛。它们矫角昂首、栩栩如生、威严肃穆。同时,在铁牛群的东北角,还有七根粗铁柱,呈现北斗七星分布。

  因此,有人认为这是某宗教举行的某种神秘仪式;而更多的人断定它们就是镇河神兽,并流传下 “站在城墙望下看,四个铁牛镇河湾”的民谣。

  因此,专家断定,这些铁牛绝对不是镇河神兽或宗教祭祀所用,一是圣物绝对无法容忍遭到亵渎与损伤的;二是相对于神兽或宗教来说,下面连接的粗铁柱完全就是多余的。

  正当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功夫,一个村民突然嚷道:“你们看,这些铁牛为何都是面朝黄河?”专家们突然醒悟,竟然将这么重要的现象忽视了。4头铁牛个个面向黄河,前腿蹬、后腿蹲、身体后坐,简直就像在进行一场拔河比赛。同时,每头铁牛下面的六根粗大的铁柱向前倾斜插入地下,再加个每头铁牛约50吨的重量,使铁牛更加的牢固,犹如扎根一般。

  山西永济市原博物馆馆长樊旺林,他也是铁牛的发现者,通过查阅史书,发现这里有“蒲津桥”的记载。但是他不太相信,因为自古都有“天下黄河不桥”的说法,意思在黄河上架桥极为困难。为此,他走遍48公里的滩涂,却没有找到桥的痕迹。后来,他无意中在《永济县志》中找到一幅图,图中虽然没有蒲津桥的记载,却有八只大铁牛,其中四只的记载位置就是铁牛的发掘地点,另外四只则在蒲津关的黄河对面。不久,樊旺林在《通典》上又找到了大铁牛与铁索横江蒲津浮桥的踪迹。

  公元724年,唐玄宗下令,以铁牛、铁人、铁柱、铁山作为浮桥地锚,重修蒲津桥。因为,在秦始皇时期,这里也曾修建过简易的浮桥。

  据专家测量,每头铁牛高约1.9米、长约3米、宽约1.3米、重约50吨的大铁牛(准确的说法应是47吨)。

  那么,如此庞然大物,是如何浇铸成形的,又是如何运到建桥现场的?

  据专家介绍,当地遗存的许多土制小铁炉,就和唐朝时期的炼铁炉大同小异。

  又据《天工开物》记载,古人铸造大型铸件,都会把数十个小铁炉运到现场,通过导槽将熔化的铁水倒入模具中浇铸成形。

  那么,为何要将举国大工程放在荒芜的蒲津滩涂呢?

  经济优势

  从蒲津桥往东15公里,就是盛产池盐的运城。历史上经常有大量的池盐从这里运出,因此人们称之为运城。运城盐又名河东盐,唐朝时行销整个中国北方,人口众多的长安城是它最大的用户。

  军事、政治优势

  1300年前的唐朝都城长安,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交通四通八达,西北有丝绸之路,西南有千里栈道,东南有运河水道,而东北正好是蒲津桥所在的秦晋通途。可以说,蒲津桥是河东通往长安必经的交通咽喉,对于唐朝长治久安,版图完整,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为什么经历了一千多年岁月的黄河铁牛至今依然完好无损?

  地理优势

  这里距长安城的直线路程最近,又正好地处黄河的拐弯处,相对水势较为平缓,利于修建。如:赵州桥、广济等古名桥都是建在河流的拐弯处。

  那么,为何不修建木桥或石拱桥?

  赵州桥可比蒲津铁索浮桥早100多年。

  一是黄河每年产生平均16亿吨的泥沙,如果建成木桥或石拱桥,随着河底的上浮,用不了几年,桥就会被泥沙覆盖。但是,浮桥就可以利用铁索灵活变动。

  二是黄河全河多年天然流量高达580亿立方米,平均流量达到了1774.5立方米/秒。如此巨大的水流量及水流冲力,以当时的技术根本无法克服。

  据民间传说,六、七百年前这里还有一座巨型浮桥,如彩虹挂天、巨龙戏水,上面车轮滚滚,人喧马嘶,昼夜不绝,前后沿用了上千年,桥的两岸更有八头大铁牛,令黄河低头,神鬼莫犯。

  公元1222年,在金朝与蒙古争夺蒲州城的战争中,蒲津浮桥被一把火烧为灰烬。就算被烧,大铁牛还在,想要修建也极为容易,但是为何蒲津浮桥和大铁牛就此消失?直到后世才被发掘。

  一方面,自唐之后,国家的经济政治中心不断东移,曾经长安的区位优势已然不存,因此从宋朝之后,历朝历代再也没有进行重新修建。

  1300年后,当黄河铁牛被人们发掘出时,未曾大损,只是锈迹斑斑,而并非完好无损,但它却记录了一段中国桥梁历史上的辉煌成就。

  图片来源网络

  

为什么经历了一千多年岁月的黄河铁牛至今依然完好无损?

  一

  小时候的课本上有一篇文章叫《捞铁牛》,讲的就是这几头铁牛的故事,不过当时还有8头,现在只有4头了。下面把这篇文章贴上来,让大家重新回忆一下,重温小学时光。

  二

  公元724年,正值唐朝最兴盛的时候,唐玄宗李隆基为了加强山西和陕西的经济往来,改善两省的交通环境。他组织了庞大的人力,在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黄河渡口修建了浮桥。

  为了稳固浮桥,当时动用了160万斤生铁在两岸各放置了4头铁牛,4个铁人,四座铁山,还有四组七星铁柱。当时基本上是倾全国之力,160万斤生铁相当于唐朝年产量的80%,显而易见唐朝政府对修建这座浮桥是多么的重视。

  大唐工部亲自派人督导,还专门找阴阳先生,对两岸的布置都做了规划。根据易经的解释,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所以就用铁牛来代表土地,震慑黄河鬼怪,不得随意作乱。

  七星铁柱则是仿照天上的北斗七星布局,再加上铁人,配合铁牛,就组成了天地人的格局。实际上在历史上,七星铁柱和铁人都是拴船的庄子,老百姓才不会有那么多讲究。

  三

  元朝末年,黄河水泛滥成灾。浮桥在大水中被冲垮,再加上当时黄河改道,这个唐朝时修建的交通要道,就被废弃了。铁牛也被泥沙掩埋,在枯水季到水中游泳的孩子还可以摸到铁牛,对这个河段不熟悉的船工开船还经常被牛角挂伤船底。

  新中国建立后,50年代在黄河上修建了三门峡库区。由于这个水库规划的不科学,导致上游的泥沙淤积,再加上水位抬高。到了六七十年代铁牛已经被深埋在黄河水面两米以下的烂泥滩了,除了一些文物专家再没有人问津这些东西了。

  改革开放后的1988年,永济县博物馆决定以这个古桥和铁牛作为旅游景点。在当地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发现了这些铁牛铁人的位置。1989年8月,当地有关部门组织了大规模的挖掘活动,4头铁牛重现水面,当然仍有四头下落不明。

  根据历史记载,两岸的铁牛各分两组,每座铁牛身边有一个铁人。铁牛高1.9米,长约三米,宽约1.3米。在牛身上雕刻有精致的花纹,非常具有研究价值。铁牛的重量在42吨到70吨之间,以当时的锻造水平和运输水平,可以说绝对是当时的国家级大项目。

  四

  经过文物部门和当地政府的综合评估,决定在原址上抬高12米,尽量还原唐朝和明朝时期修建的石堤,露天摆放,供往来游客参观。这个博物馆现在还在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门外,也是山西省重要的旅游景区。

  这些存放了千年的铁牛为什么能够基本上做到完好无损呢?应该说山西省文物局在当时出土时,就充分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保证他们在不受任何损失的情况下安全着陆。在对表面进行防锈除锈处理时也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尽量不伤及铁牛的身体。

  在历史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掌握了铁器的抗蚀防锈工艺。比如越王勾践的佩剑刚出土时依然整体乌亮、寒光逼人,可以很轻松的划破十几张报纸。

  根据相关专家研究,古代的防锈技术就是在表面进行一些硫化处理。用硫和硫化物,与金属的表面发生化学作用,起到防锈的作用。还有更先进的就是采用铬盐氧化法,处理完成后表面金属会被氧化,生成薄薄一层极其细腻的氧化金属,类似于现在的金属表面钝化处理法,基本上可以保证不会生锈。

  这些铁牛在水下时因为被淤泥覆盖,深埋于地下。虽然从明朝到建国初期,600多年之前黄河不断泛滥成灾,但都没有对铁牛造成重大创伤。这也是我们当代人之福,还能看到1300多年前的铁牛,并且看上去依然栩栩如生,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只可远观,不可近视。经过了上千年的岁月,黄河铁牛表面早已锈迹斑斑。

  铁牛首先从名称上看基本是由铁打造,每尊铁牛重量不一,根据出土的铁牛称重,这还是经过经过上千年的河沙侵蚀后,最重的居然有72吨,最轻的也有45吨。原来是作为桥墩为黄河两岸的一座蒲津浮桥提供桥墩稳固的作用,帮助河对岸人们来往方便。可是在元朝末年,因为战争蒲津浮桥被摧毁了,黄河两岸的四尊铁牛也就失去作用没有人来维护,逐渐埋在河沙之中。

  到1988年,永济县决定把铁牛捞出来。专家们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捞出四尊锈迹斑斑的黄河铁牛,刚出土的黄河铁牛几乎和黄河的颜色一样。经过专家们的努力修缮,除去表面的铁锈,涂上新的保护层,为了防止泥沙的侵袭,又为铁牛打造专用的底架,最后把黄河铁牛所在位置升高。做完这一系列防护工作才是现在人们所看到黄河铁牛,说到底也是靠现代科学技术才能把铁牛保护的如此完好。

  黄河铁牛也叫开元铁牛,铸造于唐帝国最为鼎盛的开元年间,当年唐玄宗为了在陕西和山西的黄河古道之间建造一座浮桥,他就调集了天下的铁料,让人把当时唐帝国年产量八成的铁料铸造成了八座沉重无比的铁牛以及多个铁人、铁柱、铁山,以此来固定那漂浮不定的黄河浮桥。

  或许有很多人不太了解当时黄河浮桥是怎样的,所以在这里我们就首先介绍一下当时建造的黄河浮桥。

  在唐朝时期,由于黄河河水的湍急、当时造桥技术的不足,人们就只能选择了折中方法来建桥。

  那时候,他们以类似于铁索桥的方式用铁链连接了河流两岸,然后在这些铁链上铺上木板,就构成了最原始的浮桥。

  而为了保持黄河浮桥的稳定性,他们则又建造了一些船,把这些船铺垫在浮桥下面充当桥桩,以使得人们在黄河浮桥上行走时不会那么飘忽不定。

  我们提问中所说的开元铁牛就是这黄河浮桥建造的一大重要构成,由于黄河浮桥并不是固定的桥梁,所以人们就在浮桥两端各放了四座铁牛以及铁人、铁柱、铁山来充当桥的固定物。

  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些铁牛,这些铁牛的体积实际上是很庞大的,每座大概有30吨以上的重量,一旦把它们的底座镶嵌在地面下,就能牢牢地固定住黄河浮桥。

  正是在这些铁牛、铁人、铁山、铁柱的保障下,这才使得黄河浮桥一直长久地保存在了黄河古道两端。

  只不过这些铁牛在平常使用的时候还好,一旦黄河爆发了恐怖的洪水,那就什么都免谈了。

  在宋朝时期,一场洪水的爆发把铁牛给席卷到了黄河底下,那时候为了打捞这些铁牛,就出现了我们小学课本中学到的故事。

  由于铁牛身陷在泥沙之下、没办法打捞,官府就只能寻求起了社会上奇人异士们的帮助,想看民间有没有办法帮忙把这些铁牛打捞出来。

  公告出来后,有个和尚站出来接受了这个任务。

  至于这个和尚的打捞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准备两艘装满了泥沙的大船,把船开到铁牛下沉的位置,然后让人下水把捆在船身上的绳子绑到铁牛上。

  准备好之后,就是让人把两艘大船中的泥沙全部移除出船外,这样,就能依靠着两艘大船的浮力以及后续的人力把铁牛从那泥沙之中拉出来了。

  而到了元朝时期,随着黄河浮桥的消失,开元铁牛的历史使命也随之断绝,在往后的废弃时间中,随着各种河流的变道、水势的变化,河流两岸的八座铁牛都被黄河水给掩盖了起来。

  不过在上世纪50年代之前,由于河水量不多,人们仍然可以寻找得到沉没在河床底下的开元铁牛,一直到了50年代,随着三门峡地区进行了蓄洪,这些开元铁牛这才在河水以及泥沙的掩盖下,彻底失去了踪迹。

  即便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花费了巨大力气对这些开元铁牛进行搜寻,也只能找寻得到河流一侧的4座铁牛以及其他的铁人、铁山、铁柱。

  至于在另一侧的那些铁牛,则在泥沙和河水的掩盖下,与人世永久隔绝起来。

  接下来我们回归正题,说一下这些开元铁牛为什么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原因。

  在我看来,开元铁牛之所以能保存完好是因为它们的体积实在太过于庞大了,那30吨以上的铁重量,如果不是有人刻意把它们架在熔炉上融化的话,它们是基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自然破坏掉的。

  就算是生锈,也不太可能对它们那庞大的体积造成多大影响,顶多只会在表面生成一层绣,然后就无法对其内部造成太多的破坏。

  

为什么经历了一千多年岁月的黄河铁牛至今依然完好无损?

  我看到有很多人说这些开元铁牛因为表面进行过特殊处理,所以是不会生锈的。

  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

  虽然我们现如今看到的开元铁牛并没有生锈,但是根据一些当年刚打捞出开元铁牛时的照片,我们就会发现这些铁牛实际上是会生锈的,只不过在经过处理以及人们长时间的游览把摩下,才变得现如今这般光滑罢了。

  首先咱们了解一下黄河铁牛是个什么东西?

  黄河铁牛又称“开元铁牛”,它是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李隆基(杨贵妃的老公)下旨铸造的四个超级大铁牛(还有四个牵牛铁人)。距今已有1294年的历史了。

  铁牛高约1.9米,长约3米,宽约1.3米,每尊重约40吨。(见下图)

  原来这四座巨型铁牛是用来固定浮桥的。四个铁牛分置于黄河两岸,呈四角分布,然后每两尊铁牛之间用铁锁链连接,两道铁锁链之间铺上木板,一座铁浮桥就此形成(见下图)

  亲们明白了吧?铁牛如果不够重还真固定不住浮桥呢!形象的说就是浮桥的地锚。

  除了当地锚外,铁牛还有栓船防止船只被大风吹走的作用,铁牛尾巴下的七星柱就是用来栓船的。

  当然了,千年过去了,铁牛的工作性质有了变化,现在浮桥早己消失,铁牛静静的呆在原来工作的地方,成了人们观赏的文物。

  铁牛工作的地方就在黄河古渡口蒲津渡,不过由于黄河频繁改道(黄河古道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过去的蒲津渡口不复存在。

  “蒲津渡”遗址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西约13公里处。四尊铁牛现在就放在那里,现在复原了“蒲津铁浮桥”了,有兴趣的亲们可游览观光一番(见下图)

  在1988年之前,四尊铁牛被淤积深埋在地下,经过一年多的勘察,到1989年8月,唐开元铁牛和铁人终于出土和人们见面了。它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重量最重,历史最久,工艺水平最高的珍贵文物,在国内外极为罕见。

  其实不难理解。一尊近40吨的铁蛋蛋埋在地下,往往比暴露在空气中更容易保存。

  我们都知道一个基本常识,凡是铁器都会生锈,因为铁器暴露在空气中就会发生氧化作用,形成三氧化二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铁锈。

  铁牛埋在地下,和空气隔绝,只是和水中的氧气分子发生反应,水中氧气分子毕竟少于空气中的氧气,这样就减缓了腐蚀,这就是为什么黄河铁牛上千年依然完好无损的原因。

  文/秉烛读春秋

  绝对没有生锈是不可能的,只是相比数十吨重的庞大体形,铁牛身上的锈迹很不明显,没有造成多大影响,所以至今完好无损。能做到这一点,也是十分不易了,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先进技术。

  蒲津渡是黄河中上游的重要渡口,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的黄河东岸。蒲津渡扼守黄河,河东经陆路进入关中的锁钥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很多朝代都在蒲津渡修过浮桥。

  但唐朝以前的蒲津渡浮桥大多是为了满足军事需要,使用竹索连接,寿命很短,也不安全,无法满足交通出行需要,无论政府还是百姓渡河,还要靠船只摆渡。

  开元年间,蒲州被定位唐王朝的中都,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唐朝的统治重心在关中,为了加强关中与唐朝龙兴之地山西的联系,进而强化对整个北方的控制,时任兵部尚书张说建议在修建一处更加牢固的铁索浮桥,得到唐玄宗的首肯。

  修建铁索浮桥的最大难题是铁索的固定,最终方案是铸造8头巨大的铁牛,每头铁牛重达数十吨,分别放置在黄河两岸用作索桩,将铁索固定在铁牛身上,然后以铁索连接舟船,舟船之上敷设铁板。开元十三年(725年),蒲津渡浮桥建成。这是有史以来黄河上第一座固定铁索浮桥,使得黄河天堑变成通衢大道,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由于索链和索桩都是铁质,故而浮桥十分坚固,一直从唐朝使用到元朝,虽中途几经重建,但都使用"铁牛连铁索,铁索连舟船"的方式架设,即便后来黄河改道,蒲津渡彻底废弃,这八头铁牛仍然忠实地蹲守原地,无人破坏,无人偷盗——因为它太巨大了。

  黄河改道后,铁牛所在地被黄河淹没,铁牛也逐渐沉到河底泥沙之中,一开始还未完全淹没,但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随着河床淤积,铁牛已经被完全埋在淤泥中了。

  由于当地百姓都知道铁牛的存在,所以发掘铁牛的过程并不十分困难。1989年 8月,考古部门发掘出八尊铁牛中的四尊,每尊高1.9米,长3米,宽1.3米,牛尾处有横铁轴一根,用于拴连铁索,连同用于固定铁牛的底盘和铁柱在内,每尊铁牛的全重达到了惊人的70吨!

  根据专家测算,当时铸造八尊铁牛以及铁索耗费的铁,占到唐朝全国年铁产量的五分之四,而且这些铁牛并不是一块纯粹的铁疙瘩,它们造型气势,纹案优美,

  当黄河铁牛被打捞出土时,人们惊奇地发现:这四尊铁牛经过1300多年,经历了漫长的风吹、雨淋、日晒、冲刷,表面竟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锈迹斑斑,这是何原因?

  金属生锈,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化学反应,生锈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铁元素与氧元素接触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三氧化二铁的过程。最常见的生锈是铁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直接与氧气接触导致,还有一种情况是铁制品被水中的氧元素侵蚀导致生锈。

  黄河铁牛先后经历过上述两种情况,为何没有锈迹斑斑?作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原因:

  1,北方空气比较干燥。众所周知,北方降雨将少,空气较为干燥,而铁最易在潮湿空气中生锈,在干燥空气中并不容易生锈,即便生锈也不会很多。

  2,黄河泥沙的保护。铁牛被黄河淹没后,身上的铁锈经过黄河水流和大量泥沙的冲刷被清理掉,后来被泥沙掩埋后,完全与氧气隔绝,失去了再次生锈的条件。

  3,先进的防锈技术。古人很早便懂得了生锈原理,掌握了防锈技术,比如很多佛塔都是铁制的,使用了油漆等方式进行防锈处理,黄河铁牛很可能也进行了类似防锈处理。

  4,长期的专人养护。蒲津浮桥是政府工程,平时有专人养护,为了美观和安全需要,一旦铁牛身上出现生锈现象,会安排专人进行除锈养护。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对于黄河铁牛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小学课本曾有一篇名为《捞铁牛》的课文。

  该课文讲述的就是,宋朝时有一次黄河发大水,结果把拴浮桥的八只大铁牛冲到黄河中去了。后来一个叫怀丙的和尚自告奋勇,凭借自己的聪慧才智将铁牛依次从黄河打捞上岸。

  说到铁牛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著名的黄河古渡口——蒲津渡。

  (今蒲津渡遗址)

  蒲津渡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黄河东岸。

  这个渡口是古代黄河上最著名的渡口。通过这个渡口架设的浮桥是维系秦晋之间最重要的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由于有了此浮桥,两岸人民交往才变得容易,商旅之间的贸易才变的便捷兴盛。

  公元前287年,战国时期。秦国在今山西永吉县蒲州架设了第一座浮桥,为黄河史上最早的浮桥。

  由于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及战略意义,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时,当地为保障秦晋交通间的顺畅,便在黄河两岸各铸造了四尊大铁牛。用以索住黄河上连舰千艘的铁链,以稳定此桥。

  (黄河铁牛)

  这8尊铁牛每一尊重达在55~75吨之间,其总用铁量占到了当时全国年产量的4/5,可以说这是一项耗费巨大的工程。

  8尊铁牛造型活灵活现,棱角分明。个个膘肥体壮,肌肉隆起。且每尊铁牛旁边均有一“铁人”牵引。

  该铁人形象被赋予维、蒙、藏、汉四个民族,象征民族大团结。

  除了铁牛、铁人,还参考了北斗七星在天空中各星的排位铸造了七根铁柱,名“七星铁柱”。事实上,这“七星铁柱”主要是用来拴船用的。

  (黄河铁牛旁边的铁人和七星柱)

  对于为什么用牛的形象铸造拴桥墩,则是有以下原因。

  铸铁牛分列黄河两岸,意味着对波涛汹涌的黄河起到震慑作用。使黄河少发生大的水患。

  在此后的几百年时间内,因为由铁牛稳定浮桥的缘故,使得两岸交通更加便利,商贾往来更加频繁,行驶在桥上面的车马更加络绎不绝,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

  此时,该桥留下了“天下有三桥,蒲津是第一”的巨大赞誉。

  而“捞铁牛”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宋朝时期,此时距离铁牛被放置两岸已过去300余年。

  金、元时期,浮桥毁于战火,仅留两岸铁牛。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国家出于防洪、发电等方面的需求,在黄河上修建了三门峡水库。

  如此以来处在水库上游的铁牛,因黄河河床淤积,河水西移,最终被深埋于河滩之中。

  1989年,党和政府在蒲津渡遗址上,将深埋于黄河东岸的四尊铁牛全部出土,其余四尊仍深埋于黄河滩中。

  时至今日,已出土的4尊铁牛虽已时隔千年,除有部分生锈外,其整体形象依旧看起来完好如初。

  通过这4尊铁牛,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冶炼术!

  (1989年黄河铁牛出土时的情形)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

  转眼间,1300年已过……

  在这长达1300多年的时间内,蒲津渡的黄河铁牛亲历了历代王朝兴衰,朝代更迭。

  既见证了唐「开元盛世」的繁华,有见证了历代王朝衰败时的残景。

  这8尊铁牛背后所代表的巨大历史意义是无法估量的。

  ————————

  题外话:

  除了黄河铁牛,我国曾在成都出土了古代另外的镇水神兽——石犀牛。

  据《蜀王本纪》记载,这镇水神兽是当年秦朝蜀守李冰在修建都江堰时命人所刻。

  (成都出土的镇水神兽——石犀牛)

  2022年7月,四川因发生大范围持续性降雨,网上一度曾掀起了“因镇水神兽被挪走,引发暴雨成灾”一说。在网上引起了不少热议。

  感谢悟空问答邀请

  第一次知道黄河铁牛的故事,那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故事会》上看到的,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又再次荣幸重温一下黄河铁牛的来历和经过。

  最早知道黄河铁牛的故事,还是从宋代一个叫怀丙和尚打捞铁牛的故事上得知此时的。

  但是,要说铁牛的来历却是发生在唐朝的开元年间。

  当时之所以铸造铁牛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在古代的架桥技术远没有今天发达,但也并不说明古代的人没有智慧。

  

为什么经历了一千多年岁月的黄河铁牛至今依然完好无损?

  在古代,牛、象等一般都被视为吉祥物,因此在黄河上铸造铁牛很符合这方面的传统。

  但真正铸造铁牛的目的,不是为了一种观赏目的,而是为了在黄河的两岸便于架桥。

  当时的唐朝正处于它历史上的巅峰时期,集全国之力铸造约四十多吨的铁牛数尊,分布于黄河的两岸,然后再用数条粗铁索缚于其身,遂形成浮桥。

  但随着时日已久,浮桥不免破败,在以后的各个朝代虽屡经修复,但到清代时最终彻底废弃。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黄河铁牛如果从唐朝开元年间算起的话,到现在为止已经历经一千二百余年,却为何能够保持完好而不被锈蚀掉。

  请原谅我们的才疏学浅,如果说错了的话千万不要喷我们的祖宗三代。

  第一,黄河水是淡水,淡水对于铁的腐蚀性要远远的地狱海水对于铁的腐蚀性。

  大家都知道,军舰是用上等得好钢材料做成的,但是在海里根本就经不起长年累月的侵蚀,而且这还是在做了厚厚的防腐处理之后的结果,但是黄河铁牛却未作任何这方面的防腐处理。

  第二,钢铁如果在暴露的空气中是很容易生锈的,但是对于沉在泥沙里的黄河铁牛来说,却恰恰避开了这个弊端,并且由于黄河的说是淡水,不但对铁牛的腐蚀性较差,而且对于铁牛的保护性要多于对铁牛的腐蚀性。

  第三,长年累月的冲刷对于铁牛形成了类似于一层坚硬的保护膜,说白了就是一层附加物体,这一点不容忽视。

  第四,铁牛的铸造是实心的而非空壳之类的,这是一个铁牛得以完整保存的关键节点。

  一般来说,空心的东西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烂掉的,但实心物体就不然了,它在抗腐蚀性方面有着独到的天然优势。

  以上四点金供大家参考讨论,并不代表着我的观点就是对的,如有不同意见者,欢迎来辩!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由运丰机械网编辑,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