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运丰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40吨的泸定桥,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

作者:运丰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毛主席!

  毛主席的一首《七律·长征》。写出了红军跨越25000里的漫漫长征路,历经千辛万苦、饱受极寒酷暑,却能够乐在其中。体现了无产阶级天下为公的大无畏精神。

  而长征路上最为惊险的一幕便发生在大渡河上。这便是著名的飞夺泸定桥战役。勇敢的红军突击队,迎着敌人的炮火和军事封锁,冒着生命的危险一边攀岩着铁锁一边还击着对岸的敌军炮火,愣是跨越了崇山峻岭间的大渡河,彻底的打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因此泸定桥也随着这一事件成为了全国人民家喻户晓的一座桥梁。但实际上泸定桥的传奇远非如此简单。

  大渡河上的这座铁索泸定桥修建于康熙晚年。距今已有300余年。全部采用铁链加铁锁环环相扣而成。在当时便是中国最大的铁索桥。因此泸定桥修成之日。康熙皇帝曾亲笔题写泸定桥三个字,可见泸定桥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

  曾几何时,太平军的领袖之一翼王石达开因天京事变之后,因受到天王洪秀全的排挤因此愤而从天京出走之后率领十余万太平军,一路向西跨越十余省,最终兵败大渡河。被俘后表现出了英勇的英雄气概最终遭遇了惨无人道的凌迟之刑而亡。

  泸定桥的修建,在当时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一项工程。全部采用铁锁的结构横跨两岸的崇山峻岭。在古代没有现代化的工业机械设备,建成这一切全部依靠的是人的智慧和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勇敢。泸定桥采用了13根铁索连接而成。全部共用了12164块铁环。加上两岸的桥墩和桥引共计41吨之中。

  当时为了修建这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可谓是煞费苦心,当地请了许多能工巧匠,集思广益商量对策。最终决定先用绳索连接两岸。然后在绳索上套入一个个竹筒。然后将准备好的铁环,一点一点的续到竹筒之中。然后对面的人拉动绳索将铁链一点点迁移到对岸。

  但是重量极大的铁链。即使被拉到了对岸也依然在两岸之间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弧度。这样的弧度根本没发继续修建桥梁,更无法满足人们的通行要求。因此便在对岸修建一座大的转盘。将铁链的一端固定在转盘上,然后用十几个大汉推动转盘转动。每转动一扣便将铁链拉近一环。直至最后铁链的弧度满足桥梁通行的要求。才会将铁链钉死在对岸的桥台上。

  就这样13根铁链才一一固定在了险峻的大渡河两岸。然后便是在铁链之间铺设横链。因此这才构成了一座铁索桥。当时铁索桥用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才修建而成,为了保证铁索桥的质量,当时的官员要求每一个工匠将自己的名字刻在每一个铁环之上。这便促使每一个工匠在制作和安装铁环是不敢有丝毫的差错。否则等待他的便是性命之忧和牢狱之灾。

  当时在大渡河上修建成功铁索桥的消息,通过当地官员上报到了朝廷。年过半百的康熙皇帝在听到这样的消息之后十分的欣喜。感慨艰难的山区丘陵之地。从此也可以实现天堑变通途的愿望,沟通两岸的经贸往来。于是御笔题写了“泸定桥”三个字。

  正是由于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匠们将自己的名字打在铁环之上。才有了泸定桥300年仍然可以正常使用的奇迹。依然为两岸人民的往来和当地的经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古人的智慧,更是古人做事情的态度。

  泸定桥横亘在四川泸定大渡河的两端,在那漫长的岁月中,它一直默默地为两岸的人们提供着来往的便利、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异样的光彩。

  每次提到四川泸定桥,有两件事情是人们不得不提的,其中一件是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强渡大渡河失败的历史事件,一件我军飞夺泸定桥最终渡河成功的历史事件。

  这两件历史事件大家或许都听说过,但是如果不了解历史细节的话,可能大家就会对这两段历史产生一些细节上的误解,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误解。

  首先在清朝的时候,石达开根本就没有接触过泸定桥。

  在当时,石达开选择渡过河的位置并不是泸定桥,而是距离泸定桥还有一段距离的一个渡口,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之为码头,石达开就是在那个地方选择坐船渡河的。

  石达开选择在那个渡口坐船过河,其实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从这里过河他只需要考虑造出船只渡过河对面就行了。

  因为当时他来的紧急,大渡河对岸的清朝军队还没来得及赶到河对岸设下防守,因此从这个地方过河,才是对他来说最好的选择。

  而如果他选择从泸定桥过河的话,那其中就会生出许多的波折。

  

40吨的泸定桥,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

  在当时,石达开和泸定桥之间其实还阻隔着一条很宽阔的河流。

  这条河流阻隔了石达开前往泸定桥的道路,如果石达开选择通过泸定桥过河的话,那他就得先制造出船只渡过这条宽阔的河流,这样才能去到跟他们同在一个方向的泸定桥口。

  而在渡过这条河流后,可能当地的清军队已经赶到了泸定桥的对岸,早早拆掉了泸定桥上的木板,或者严兵守在了泸定桥对岸的出口。

  这种风险对石达开来说是不必要的,因此,他就选择了直接坐船渡过到对岸。

  那时候渡口中没有足够的船只供应石达开把军队移往对岸,所以他就下令就地制造出了一些木船,准备乘坐这些自己制造的船只过河,不过在他们几次打算过河的时候,大自然的变幻莫测却摧毁掉了他的最后希望。

  从这件事情的详细经过,我们可以看出石达开真的和泸定桥没有什么关联。

  接下来我们再讲一下近代史中与泸定桥有关的历史事件。

  当年我军在渡过大渡河时,并不是所有军队都是选择从泸定桥奔赴到大渡河对岸的。

  在当时,其实有一部分部队选择了和当年石达开一样的渡河方案,那就是选择在泸定桥附近的渡口乘坐船只抵达对岸。

  因为船只实在不够的原因,所以当时就下令让剩余的军队前往泸定桥位置,让他们通过泸定桥过河。

  这时候与石达开时期又有所不同,此时他们和泸定桥之间再无河流阻隔,在当年的河水早已枯竭之后,他们很轻易地就来到了泸定桥的桥口。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我们都很清楚,在经历了一番战斗后,勇士们拿下了泸定桥,在这些勇士的掩护下,我军成功通过了泸定桥。

  在这个历史事件中,人们经常误以为我军是全部通过泸定桥抵达对岸的,但实际上并不是,当时我军只有一部分选择了通过泸定桥过河。

  在说完这种种跟泸定桥有关的误解之后,我们接下来了解一下泸定桥的建造时期以及建造的细节。

  关于泸定桥的历史,我们可以追溯到清朝的康熙年间,泸定桥正是在康熙年间被修建出来的。

  在泸定桥的南岸,是富庶的四川盆地,而在泸定桥的北岸,则是已经进入青藏高原范围的康巴藏区。

  在泸定桥没有修建之前,这两岸的相隔就犹如相隔了一道天堑。

  为了解决掉这个问题,当地就开始着手修建起了铁索桥。

  泸定桥一共由12164个铁环组成,这铁环的制作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

  在这个规定下,那些铁匠们就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敢丝毫偷工减料,生怕到时候出了问题,自己就会脑袋掉地。

  这种种严谨的要求,无疑为泸定桥后来数百年不曾出现问题打下了良好根基。

  一直到至今,泸定桥都未曾生过锈。

  至于为何如此,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工匠们当年铸造的严谨。

  第二个原因就是最为至关重要的维护,当地人每隔三个月就会对这些铁索进行一定的维护,防止铁索生锈。

  第三个原因就是当地特殊的天气,不仅仅是铁索桥上的铁索,当地居民们家中的各种铁器,也是很少会生锈的。

  这1万多铁环在打造出来后,人们一共把它们组合成了13根粗长的铁链。

  如果要说到古人是如何把这13根铁链衔接在大渡河河流两岸的,我们就得说到古人的智慧了。

  首先以这些铁链的沉重重量,当时甩是根本不可能把这些铁链甩到河流对岸的,如果用船拖着这些铁链的话,它们沉重的重量也会造成巨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艰难的问题,当时人们就想出了一个方法,那就是首先用普通的绳索连接两方,在船只的带动下,这些重量很轻的绳索可以轻易被带到对岸。

  接下来人们会在这些绳索中套上一些竹筒,使这些绳索不会太过于柔软,让绳索拥有一些笔直度。

  正是通过这种复杂而又省力的方法,古人才能在那种条件艰难的情况下,建造好了至今仍旧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泸定桥。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一千古名句,让位于川西腹地的泸定桥蜚声海内外。而一部《飞夺泸定桥》的电影,更让泸定桥闻名遐迩,成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缅怀革命先烈的红色旅游胜地。

  (飞夺泸定桥)

  现今的泸定桥已是游人如织,一派繁华。

  它位于四川泸定县境内,横跨在波涛汹涌的大渡河上,连接着康巴藏区和四川盆地,自古以来就是进藏的咽喉要道和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历史上上演了无数次经典传奇。

  100多年前,太平军将领石达开在“天京事变”后,率部抵达这里,遭遇清兵的围追堵截。面对着巨浪翻滚、一泻千里的大渡河,石达开只得仰天长叹一声,终究还是葬身河畔,全军覆没。

  而在1935年5月,我英勇的工农红军冒着反动派的枪林弹雨,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慷慨赴死的决心,飞夺泸定桥,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书写了万里长征路上的伟大传奇。

  泸定桥修建于清康熙年间。当年,四川提督来到大渡河边,发现每到汛期时,大渡河就水患频发,两岸百姓往来极为不便,只能依靠简易的木船强行渡河,经常发生船覆人亡的事故。

  于是,他上奏康熙帝,希望在大渡河上修建桥梁,方便百姓出行,促进两地贸易。

  康熙随即敕令工部大臣赶赴当地,耗时近两年,终于建成了这座铁索桥。康熙闻听后龙颜大悦,御笔亲书“泸定桥”三字,当地也随之更名为泸定县。

  (康熙画像)

  建成后的泸定桥全长103米,宽约3米,桥身由13根粗大厚重的铁链支撑,由12164个铁环紧紧相扣而成。算上桥两头固定所用的地龙桩和卧龙桩,整座铁桥重约40吨。

  那么,在300多年前的康熙年间,没有现代化的起重吊装设备,古人是如何建造这样重达40吨的大桥的呢?

  关于如何将沉重的铁链拉到西岸河边,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说在修桥的时候,人们最初的想法是将铁链放在木船上,让两位水性出色、孔武有力的艄公撑过去,但由于铁链太重,加上水流湍急,木船根本到不了对面河岸,为此还淹死了不少艄公。

  正当大家绞尽脑汁仍然束手无策之时,一位名叫噶达的大力士突然来访,他愿意帮助大家将铁链运过去。只见他将两根铁链分别负在双肩上,乘船过了河。就这样,这位大力士连续往返了数次,终于将13根铁链全部运完。但他也最终力竭身亡,累死在了河边。因此,人们在泸定桥的桥头修建噶达庙,永世纪念这位英雄。

  不过,这终归只是个传说。

  当时的清廷为了修建泸定桥,汇集了周边汉源、天全、荥经、西昌等数个县的能工巧匠,甚至包括陕西汉中的匠人。大家聚集在一起,商讨建桥方案。

  首先要确定是修建木桥、石拱桥、还是铁索桥。

  (红色景区——泸定桥)

  木桥的方案被一致否决了,因为虽然木桥的材料取材方便,建造过程简单,但大渡河水流湍急,特别是在汛期时水患频发,木质桥梁很容易被损坏。

  关于石拱桥,工匠们发现,需要在两岸修建承载全部石拱桥重量的巨大基石,但大渡河两岸地质疏松,其下方全是松软的砂砾层,即使基石能承受住桥身重量,下方的砂砾层也很容易塌陷,造成石拱桥的倒塌。

  所以,工匠们最后决定修建铁索桥。

  现在需要解决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将沉重的铁链运到河对岸去。

  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从山区百姓利用溜索过河的方法中得到启示,最终用索渡的方案解决了这个问题。

  首先将粗大的竹索系于大渡河的东西两岸,将带有长绳的10多个短竹筒套在竹索上,把铁环固定在竹筒内,安排几个身强力壮的大汉在对面拉动长绳,铁环便随着竹筒缓缓地滑到了对岸。

  铁索拉紧后,再把它固定在地龙桩上,最后在地龙桩上面压上足够的重量,一条铁链就此完成。

  300多年过去了,历经风雨的泸定桥仍然屹立不倒,继续发挥着沟通藏汉,造福百姓的作用。

  (参考资料:《泸定桥》)

  泸定桥,又名铁锁桥,现位于四川省泸定县的大渡河上面。它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6年)建成,全长有103米,宽有3米,13根铁链固定,共12164个铁环,重有40余吨。它是古代桥梁建筑杰出的作品,也是我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渡河河水湍急,四周也比较陡峭,对于这样的形式,古代的人们是怎样把泸定桥架上去的呢?

  

40吨的泸定桥,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

  关于怎么建这座桥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如怎么把铁链牵引到江的对面。当时,为了解决这一件事,好多能工巧匠聚集到一起,商量讨论着怎么把这个问题克服过去。商量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最终决定采用索渡的方法把铁链穿到江的对面,也就是把粗的竹索系到对岸,然后在每个竹索上又穿上短的竹筒,这样一步步把铁链穿到江的对面。短短一年时间。泸定桥便完工了,可见其速度之快,并且古人能够在如此湍急的大渡河上建好一座桥,可见其古人的智慧之大。

  150多年前,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在这里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画面,石达开带领3万将士在这里浴血奋战,苦苦支撑了一月有余却始终没能渡河,最后遭遇清军的残杀,全军覆没。1935年,红军抵达大渡河,前有天堑,后有追兵,此时能否渡过大渡河也成了问题,红军和石达开部队一样,都是遇到5月的汛期,洪水冲击,他们唯有强占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才能顺利通过。

  原来大渡河上只有一座铁索桥,也就是泸定桥,泸定桥是连接康巴藏区与四川盆地最重要的咽喉要道,红军抵达泸定桥时,桥上的木板已经全部被拆卸,他们只能自己带着木板一边战斗一边过桥,他们经过几个小时的厮杀,最终成功通过泸定桥,“飞夺泸定桥”也被载入史册,更重要的是泸定桥也因此声名大噪,如今很多人也慕名前来。

  泸定桥全长一百米左右,宽度是三米,整座桥是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在桥的两边各有两根铁链作为扶手,桥面的底部是由9根铁锁链作为主体,支撑人们的行走。

  《泸定县志》中记载,泸定桥于公元1700年修建,当时的四川提督在巡视大渡河时发现,这一带水患频发,商旅行人往来不便,偶一失足便形影俱无,需要造桥梁,以此通过山川,惠民生、定边陲。因此他上表朝廷,在此修建桥梁沟通东西两边。

  康熙听闻后,派人亲自前去修建桥梁,耗时一年多才修建完成,为了庆祝这座铁索桥修建成功,泸水平定,康熙御赐桥名为“泸定桥”,后来这里也改成了泸定县(并非是因为有泸定县才叫泸定桥)。

  泸定桥的选址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据专家表示,大渡河有两处地方适合建桥,但是古人并未放在这两处,一是因为两边都是花岗石基岩,虽说有花岗石基岩更好,但是下面没有宽阔的建桥基地,水流汹涌澎湃;二是两边地势陡峭,没有适合居住的地方,不容易疏散两边的百姓,人们过了桥,没有快速疏散的道路,更没有适合马车通行的地方。

  古人在有花岗石基岩的一边打了两个长达八九米的铁柱,铁柱头戴铁帽,威武的龙仗中铁索缠绕,他们将这两根铁柱成为“将军柱”,也是泸定桥的“定桥神针”。

  将军柱上的两条铁链分别扎入地下的地龙桩,也就是说桥上的重量几乎全靠这两个将军柱支撑,这样也就解决了另外一边地基松动的问题,这种原理也简单,因为所有的受理点都在将军柱上,所以非常稳定。

  另外这几根铁链扎入地龙桩之后,上面铺上花岗岩条石,防止松动,这样桥的两端算是完成了,另外一面也类似。

  显然石拱桥和木桥都不行,因为这里地质的问题,石拱桥一旦发生地震,很有可能就断裂,而木桥更本就受不了大渡河水的常年冲击,最终才选择了铁索建桥。

  据《泸定县志》聚在,因为泸定县地区没有铁矿资源,需要从数百里之外运到泸定县,铁匠门夜以继日的打造铁环铁柱,历时一年才完成了生铁的铸造,13根长达百米的铁索全部由12164个铁环环环相扣所组成,重达40多吨,那么这些又重又粗的铁链又是怎么架起来的呢?

  一开始是打算利用船只引渡,不过船只在水流急端的水面上根本停不稳,这种方法也行不通,后来古人们先将大竹索固定在两边,然后在竹索上安装小竹筒,引铁索到筒内,最后拉动竹筒将铁链给运到对岸,这才将铁链架在大渡河的两边。

  这主要是因为泸定县的特殊气候形成的,泸定县里的百姓,家中的铁铲镰刀都是随处放置,从未生锈,百姓说泸定县地区属于干热河谷,这里日照强烈,风力强劲,空气湿度低,而这种干热的局部小气候让泸定桥上的铁索历经300多年依旧光亮如新。

  而泸定桥上的铁索铁环也都是采用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每个铸造工都必须在自己的铁环打上印章,无一疏落,这才保证了泸定桥的稳固。

  【文/羽评郡主,欢迎关注,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泸定桥别名泸定铁索桥,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桥梁史上的一部恢弘壮观的一部大作,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也有非常重要地位。

  泸定桥之所以有名,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巧夺天工、也不仅因为它结构奇特,构思新颖;而是因为它有幸成为中国历史的见证,所以才名扬四方。

  大渡河水深流急,一向被成为难以跨越的天险。

  1683年夏天,脱离洪秀全出逃的太平天国领袖翼王石达开带领义军来到大渡河,被汹涌澎湃的大渡河水挡住去路,被随后追来的清兵团团包围,10万大军被围歼,石达开也被清军俘虏。

  1935年5月下旬,红军长征路上被军队围追堵截也经过泸定桥,后有追兵,前有天险,对岸蒋介石布下重兵。蒋介石发出疯狂叫嚣,要把中国工农红军消灭在大渡河岸边,让红军重蹈石达开当年的覆辙。蒋介石在对岸的军队拆掉了铁索上的木板,并用工事堵住桥口,工事内架起了几挺机枪。

  5月29日,红军派出了22名身手矫健、勇猛果敢、功夫高强的战士组成敢死队,冒着对岸军队雨点般密集的机枪火力,匍匐疾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飞驰到对岸,秒杀守桥部队。为大部队过河消除了障碍,打碎了让红军做石达开第二的美梦。泸定桥从此一举成名天下知,解放后被政府定位革命纪念地,成为重点保护文物。

  泸定桥的具体位置在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这座桥还是在康熙的亲自关怀和批示下建造的。

  康熙是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在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对四川和西藏的控制,决心在此修桥,通联两岸。

  泸定桥两边的两座桥头堡为独特的纯木结构,为中国桥梁建筑所独有。该桥始在清康熙44年(1705年)开始施工,竣工于康熙45年(1706年)。桥头的御碑上,康熙亲笔题写"泸定桥"三个字苍劲有力。

  桥身总长103米,桥宽约3米,主体由13根铁链构成,其中桥底部分有9根,4根铁链分离桥的两侧作为过往行人的安全护栏和扶手,这十三根铁链一共有12164个铁圈环环相扣,全桥仅仅是铁链部分就重达40吨左右。

  河对面的山坡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风景优美。在花草树木的掩映下,一座观音阁巍然屹立。它是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总指挥部,也是掩护红四团的22名勇士飞夺泸定桥的火力支援点。

  因为泸定桥的光荣历史,每年慕名到此旅游观光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团队和个人络绎不绝。每一个目睹泸定桥风采的人都会被巧夺天工的泸定桥赞不绝口,同时都会为叹为观止的泸定桥感到疑惑:

  难道是外星球生命来这里建造的不成?

  当地的导游看出了游人的疑惑,她们面带微笑,娓娓道来,非常自豪地讲起了泸定桥建造的过程。

  当年康熙爷下令在这里修建泸定桥的消息传来,当地人民奔走相告,县太爷贴出告示,在方圆数百里范围之内招募能工巧匠,废寝忘食投入了泸定桥的修建筹备工作。

  他们反复对大渡河的水流情况进行科学调查,掌握了汛期河水猛涨时的最高水位数据,获得第一手资料。根据具体情况,他们敲定了建造铁索桥这个切实可行,安全经济的建桥方案。

  而后动员铁匠采矿冶炼打造锁链,周围的村民全体动员,大家很快就采集了大量的铁矿石,铁匠们马不停蹄、夜以继日冶炼出了足够的铁,打造出了造桥用铁环,并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剩下一个最大的问题摆在了他们面前,那就是怎样把这么沉重这么长的铁链弄过去,又怎么架起来。

  关键时刻,县太爷和建桥指挥部的官员做了难。他们召集周围群众集思广益,尝试了好几种方法但都半途而废、无功而返。无奈县太爷只好故技重施,又让衙役们在更大范围内张榜悬赏,凡是能出主意解决这个难题的,无论是谁,都可以得到五千两银子的奖赏,一旦采用,立马支付赏银。

  重赏之下必有智者,公告贴出第七天的时候,一个人揭榜了。这人是四处云游的两位僧侣,仙风道骨,器宇不凡。

  他们反复观察了半天,先提出一个方案,用几根特粗的棕绳连接到对岸连接桥两头,接着在棕绳上面套上一节一节的竹筒,把铁链打竹筒跟前穿过,把铁链拉到河对岸,可是这个方案依旧失败了。因为铁索太重,绳索承受不住,到河中间绳索下坠,无法负重前行,接着高僧又提出一个方案,一次成功。

  在河两岸修造了两个大转盘,先把铁链缠绕在转盘上,然后用小船把铁链牵引到对岸,小船一边走,转盘一边倒转松动。牵引到对岸后,再由这边的转盘转动撑起、撑直。就这样如法炮制,把全部铁链撑起来、拉直,再用铁环相互连接,剩下的事就好办了。

  桥很快就建好了,两位高僧却转眼不见,没有要一文钱赏银。为了纪念这两位出主意的高僧,当地人又把泸定桥叫做仙人桥。泸定桥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再一次证明了伟人语录:卑贱者最聪明。

  毛主席七律《长征》中有一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里的“大渡桥横铁索寒”说的其实是两个事件: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泸定桥就是靠红军名垂青史的。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境内,最早修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始建于1705年,建成于1706年,距今已有超过310多年,可谓历史悠久。

  康熙之所以在偏僻的甘孜州修建这座桥,主要是为了解决从汉区通往藏区的交通难问题,加强对藏区等偏远民族地区的控制,维护国家统一稳定,泸定桥的名字就是康熙亲自所取并御笔亲书,而且泸定桥建成后很快成为交通藏汉、促进交流的纽带,发挥了很大作用。

  泸定桥与其他石制、木制的桥梁不同,因为大渡河两边都是悬崖,无法使用石头、木头等材料直接跨河构建,只能使用粗大的铁链构筑桥身,在铁链上敷设木板作为桥面。

  泸定桥全长103米,宽3米,桥栏是4根粗大的铁链,左右各2根,两端牢牢固定在两岸的桥台里;底下则并排9根铁链构成底链,底链上铺满木板,构成桥面,桥栏与底链间使用小铁链相连,如此构筑成一个整体。

  这些铁链有多重呢?资料显示,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熟铁锻造的铁环相连,环环相扣,13根铁链总共有12164个铁环,全桥总重量超过40吨。

  如此沉重的铁索桥,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谁有这么大的力气,能让沉重的铁索凌空飞渡,飞到大渡河对面去呢?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据史料记载,当时周边各县的能工巧匠聚集在一起开会,商量着如何才能牵着铁链渡江到达对面,最后工匠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利用“索渡”原理,即用粗竹索(竹索很轻)系于两岸形成一个“竹索桥”,每根竹索上穿上10多个短竹筒,再把铁链系在竹筒上,从对岸拉动绳索,就可以把竹筒连带铁链拉到对岸,省却不少力气。

  这个“索渡”原理有些类似现在拉窗帘的那个装置,只不过是单向的,虽然拉动如此沉重的铁链仍要费一些力气,但这已经是当时最省力、最轻便的方法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真的令人肃然起敬。

  说起泸定桥,历史上最著名的事件无疑是红军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自建成以来,便成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一旦爆发战争更是至关重要的军事要隘,而大渡河的险要和泸定桥的构造,让这里成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

  1935年5月29日,红军长征途经大渡河,为了摆脱敌人重兵尾随,必须攻破这道险隘,但军队重兵防守,以强大火力封锁桥面,我军武器装备落后,该如何突破?

  当时奉命夺取泸定桥的是王开湘、杨成武率领的红一军团红二师四团,他们为了完成这个艰苦卓绝的任务,从所属二连中精心挑选了22名最精锐、最勇敢的战士,组成敢死队,由二连连长廖大珠率领,毅然向泸定桥发动攻击。

  就是这22位勇士组成的敢死队,他们以大无畏的勇气,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成功突击到对岸,一举消灭桥头守卫,夺取了号称牢不可破的泸定桥,打开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通道,谱写了红军历史上“惊、险、奇、绝”的战斗奇迹!

  大家在现实中,很容易把“强渡大渡河”与“飞夺泸定桥”两件事混为一团,认为是同一件事,但实际上这是当时红军渡过大渡河的两个不同途径,并非同一件事。

  时间回到1935年5月25日,红军在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地区组织了强渡大渡河的行动,但当时红军只有几只小船,短短几天内根本无法将数万红军渡过河去,而敌人重兵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竣,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等人迅速做出决定,派出一部夺取泸定桥,开辟新的渡河通道,保证红军全部、及时渡河,也就有了5月29日的飞夺泸定桥。

  既然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不是同一次战斗,强渡大渡河的18勇士与飞夺泸定桥的22勇士也不是同一批勇士,强渡大渡河的18勇士来自红一军团第1师第1团1营,全部有名有姓,有据可查;飞夺泸定桥的22勇士来自红一军团第2师第4团2连,迄今为止只有8名勇士的姓名可以确认,其他14名勇士仍然是无名英雄。

  夺取泸定桥后,中央红军主力便从泸定桥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把红军主力全歼于大渡河以南,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企图,是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由云南地区进入川西地区,此时的国军依然在后面穷追不舍,并且企图依靠大渡河等自然障碍消灭我军。

  5月24日晚,我军先头部队顺利攻占安顺场,并且渡过了号称天险的大渡河。但当时的红军手中仅仅掌握4只小船,如果要将所有的士兵渡过河,最少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另外大渡河水流湍急,根本无法架桥。

  形势万分危急之下,5月28日毛主席和周总理做出了指示,夺取泸定桥。当时接到命令后的红四团昼夜兼行200里山路,于29日凌晨到达泸定桥西岸,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从此开启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的新篇章。

  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之时,毛主席感慨万千。回顾一年多的长征历程,无数的艰难险阻对红军而言微不足道,但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却给毛主席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因此他在《七律·长征》中写下了;

  实际上大渡河确实是一道天险,河中水流湍急,巨石梗阻,而且周围险滩密布,在上面架桥更是万分困难。曾经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出走天京后,转战于四川地区,就在强渡大渡河时失败,最终被清军擒获,处以凌迟之刑。

  从以上两个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大渡河上架桥的难度非常大,近现代的数万军队都不能够完成。但泸定桥却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开建,仅仅一年后的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建成。

  而且泸定桥整个桥身由13根铁索组成,每根长101.67米,重1.5吨~1.6吨,共计重量达到了21吨。此外还有桥台地龙桩、卧龙桩用铁,总计重量40余吨,不得不说这座名副其实的铁桥是一座艰巨的工程。当然它的修建也非常复杂困难。

  首先,当时泸定县并不产铁,所以当康熙下令修建泸定桥时,人们需要从百公里外的荥经县打铁铸造。经过了数月之后,一共铸造了13根如碗口粗细的铁索,每根铁锁用了900个左右的熟铁手工铁环制成,共用12164个。其中4根为两边扶手,9根为桥面。

  其次,运送铁锁到达对岸也非常困难,当时康熙召集了大量的能工巧匠,经过多日的讨论和实践后,人们用了“索渡”的方式。首先将竹制绳索系于两岸,然后在竹索之上穿10多个竹筒。最后将铁链系在竹筒之上,拉动竹索便可将铁锁拉往对岸。

  最后就是两铁锁固定于两岸,人们用大块条石修建桥头,然后在桥头挖深井。用生铁浇铸横向卧龙桩与纵向地龙桩,再次用铁20余吨。最后将铁锁与地龙桩相连,在桥面上铺设木板。就这样屹立数百年的泸定桥就此完成。

  当然,当地还有一个神话传说。相传,人们运送铁锁时使用了所有方法都不能成功。正在束手无策的时候,有一名自称噶达的藏族大力士自告奋勇,他以惊人的神力,两个腋下各夹住一条铁链,然后乘船渡河安装。不过当13条铁链全部安装完毕后,他也因为精疲力竭而亡。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还修建了一座噶达庙。

  当然这种类似神话的传说看看就好,不必当真。真正留下来的是中华民族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我们大国工匠的精神与创造力。

  提到泸定桥,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飞夺泸定桥”战役,或许有人会有疑问,当年敌人要是炸掉泸定桥,红军是不是就过不了大渡河了?

  其实,泸定桥共有十三根铁索,九根铺着木板作为桥底,两边各有两根是护栏,当时敌人为了阻止红军从桥上过河,确实拆除了桥板,但是根据守桥的川军是所谓的“两枪兵”,也就是一只步枪,一只大烟枪,身体素质、军事素质已经很差,拆桥板的速度也很慢。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红军的行军速度非常快,从28日早上接到强夺泸定桥的任务,到29日早晨打响泸定桥战役,中间虽然只有短暂的24小时,但红军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昼夜急行军240华里,抢在敌人前头,是红军战胜敌人的关键所在。

  想一想,这是多么可怕的行军速度,即便放在如今装备齐全、衣食无忧的特种兵面前,昼夜急行军120公里,也是很难完成的艰巨任务,况且还是在山路崎岖的地带,当时的困难,可行而知。

  正如那首人们耳熟能详的《七律长征》描述的那样:“……五岭逶迤腾细浪……大渡桥横铁索寒……”,场面气势壮观,又突现出红军长征的艰苦与顽强的斗志。

  

40吨的泸定桥,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

  泸定桥的历史渊源与修建方法

  在藏族中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他们口口相传的是,修建泸定桥的时候,13根铁链无法连接到对岸,怎么办呢?

  工匠们尝试了很多方法搜失败了,但是突然之间,出现一个藏族大力士,他自称自己力大无穷,可以用力气让铁链过案,于是他就在两个腋窝之间各夹一根铁链,乘船渡过西岸安装,当运完所有的13根铁链之后,因为劳累过度而不幸去世。

  当然了,这样的故事肯定是民间传说,目的就是为本就神秘的泸定桥更添神秘。

  查阅资料可知,泸定桥由十三根铁链组成,总重达到40多吨,这样的重量,肯定不是一个人牵着一头就能完成安装的。

  实际上,飞夺泸定桥虽然发生在近代,但泸定桥的修建却是始于清朝。据资料记载,在清康熙年间,藏族与汉族的互相贸易往来基本上全靠大渡河上的船只或者溜索转渡,费时费力,而且极易因为货物不能及时过河,最终导致新鲜食品腐烂变质,让人惋惜。

  但康熙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于是下令修建泸定桥。但是修建泸定桥定然不易,毕竟古代没有直升机可以直接拉着一头过河。

  当时,为了修建泸定桥,康熙下令全国的能工巧匠聚集在泸定桥,目的就是集思广益,让大家拿出一个最完美的修建方案。

  最后,建造泸定桥采用了索渡的原理,也就是把粗竹索系于两岸,然后每根竹索上穿有10多个短竹筒,再把铁链系在竹筒上,然后从对岸拉动原已经拴好在竹筒上的绳索,最终,就以这种方式把竹筒与铁链拉到对岸,修建好了撤除竹筒。

  我们不得不说,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确实令人惊叹。

  我们的先人有无穷的智慧,创造出无数个现在看来都很难完成的各种奇迹。

  说泸定桥的铁索重40吨怎么架上的?其实也不是难事,40吨分13根一根也就3吨多重,3吨多重一根一根安装也就容易的多了。

  光说容易,我没查过史料,觉得用绞磨一头固定好把另一头栓上绳子用船引渡过去找几个食量大的壮汉就给绞上去了,指定是费了不少劲。

  崖葬难不难?拽上去了。十几米长的空心柱子怎么掏?掏出来了。木结构的亭台楼阁没一根钉了怎么接合?造出来了。超级大佛怎么在不失比例的情况下凿刻?凿出来了……

  劳动创造了智慧,智慧改变了世界!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由运丰机械网编辑,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