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运丰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你拍到过哪些少数民族题材的照片?少数民族摄影人物肖像

作者:运丰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你拍到过哪些少数民族题材的照片?少数民族摄影人物肖像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你拍到过哪些少数民族题材的照片?少数民族摄影人物肖像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你拍到过哪些少数民族题材的照片?少数民族摄影人物肖像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你拍到过哪些少数民族题材的照片?少数民族摄影人物肖像

  一个全国才28万人的少数民族-土族

  今年五月底,我们到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做客,这个民族比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土家族少个家字,叫土族。我把当时自己拍的照片精选出了几张,现分享给大家,请指点。

  土族为我国人口比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才28万多人,语言是土族语 ,文字使用藏文、汉文 。宗教信仰是教、道教、多神教、萨满教等。主要聚居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其威远镇小庄村是一个纯土族聚居村。

  作为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孩子,骨子里对少数民族的人文,建筑、风俗以及每个民族流传的古老故事,本能的感兴趣。

  ▲ 图|内蒙古陈巴尔虎旗草原

  虽然已经离开故乡快七年,小时候也不怎么会拍照,很多蒙古族的民俗都留在记忆中。但对很多古老民族的神秘,依然保留一份好奇和向往。

  ▲ 图|蒙古族套马

  尽管没刻意拍过某个民族的题材,但在过往的旅行中还是记录了一些自己眼中的“民族特色”,接下来与伙伴们一起分享。

  ▲ 图|内蒙呼和诺尔

  为什么说是“自己眼中”的民族特色?

  因为每个人对某个民族的理解、认识和感觉各有不同,在观察和记录时挖掘的“点”也会不同。

  ▲图|西江千户苗寨

  有时可能出于好奇而去记录,有时是因陌生而旁观拍摄,而小月眼中的少数民族是“神秘和神圣”,尤其一些古老的民族,很希望能走近并去了解他们的故事,然后再发现记录其独特之处。

  ▲ 图|成吉思汗实景演出现场

  在去少数民族地区旅拍时,小月会从三方面寻找和记录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画面,整理分享给大家,供参考。

  每到一处少数民族聚居地,首先会注意他们的建筑,比如蒙古族的“蒙古包”,鄂伦春、鄂温克族的“撮罗子”,侗族的“鼓楼”,苗族的“吊脚楼”等等,外形各有特色,且也有各自的由来。

  ▲ 图|西江千户苗寨

  蒙古族的房子,在古代称为“穹庐、毡包、毡帐”,属于亚洲游牧民族的一大创举,为了适应草原游牧生活,蒙古包可随时搭建或搬迁。

  “撮罗子”又称“斜仁柱”或“撮罗昂库”,是鄂伦春、鄂温克等东北狩猎游牧民族的一种圆锥形“房子”,翻译过来其实就是“木杆支起的尖顶房”。

  与蒙古包的“毡房”不同,“撮罗子”外面通常是兽皮或桦树皮等覆盖。

  侗族“鼓楼”,通常一寨一鼓楼,属于公共场所,小月在肇兴侗寨看到很多。

  ▲ 图|肇兴侗寨全景

  鼓楼,大多呈宝塔形,分上下两部分,下部宽敞明亮,为议事,典礼,聚会,聊天场所,上部则是层叠,彩绘,很壮观。

  吊脚楼,苗族民居,多数是曲栏回廊外形,因为苗寨大多地势不平,吊脚楼可建在斜坡上,结构紧凑,不用铁钉,柱子连梁,环环相扣。

  在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时,看到满山坡的苗寨非常壮观,虽然景区商业化很重,但一些细节处仍然可看到这个古寨的曾经的历史。

  二、拍民族服饰,装扮:

  少数民族的服装可谓五花八门,就蒙古族来讲,就有好多种民族装扮。所以拍摄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装扮是个不错的题材。

  如果想拍的更自然,可以抓拍一些互动和生活气息浓厚的场景。比如:下面就是小月抓拍的苗族老奶奶制作手工的场景(最好在对方允许情况下)。

  特色民俗,其实就是每个少数民族自己的节日,风俗习惯等等。

  如果这个民族有自己特有的习俗,一定要及时记录,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少数民族的古老习俗已被慢慢遗忘或流失,若干年后是否存在还是未知。

  总之,不管从哪个角度去拍摄,对于少数民族的人文,历史,民俗本就是值得喜欢摄影的伙伴们去挖掘和记录,有句话说的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图文|岳小月原创|用心整理,感谢关注

  以上内容如有帮助,欢迎点赞,留言,转发,是对小月最大鼓励。想了解更多手机摄影技巧,创意后期,马上关注吧~

  作为摄影爱好者,拍了不少少数民族的节庆及服饰等照片。之前有青海的藏族服饰、体育比赛射箭的照片,还有回族同胞户外休闲娱乐的生活照片。云南纳西族服饰、歌舞表演、生活习俗。这些照片都反映出他们各自地域,生活习惯之间的差异,有着本民族的特色。这几年主要拍了不少,贵州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侗族的建筑、几大节庆、服饰、饮食习惯、农耕文化等生产、生活习惯等照片。主要有苗族的芦笙节,侗族的大歌节,姊妹节、端午龙舟节、庆祝稻谷丰收时的新米节、鼓臧节,还有斗牛斗鸟赶集等很多,有着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在各种节庆活动中,不管男女老少,都把自己最漂亮的服装、配饰品穿戴整齐,展示给大家。杀牛、杀猪、及鸡鸭鹅等美食,然后摆出长桌宴,亲朋好友及游客都能坐在一起,品尝美食,共同庆祝。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我拍过很多少数民族题材的照片,比如白族、彝族、佤族、藏族、哈尼族、傣族、纳西族、基诺族,等等。

  ?? 黔东南凯里舟溪甘囊香芦笙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至农历正月二十这个时候,丹寨、雷山、麻江、凯里等舟溪甘囊香周边各地大小芦笙全部汇集舟溪甘囊香,甘囊香芦笙会其规模盛大,民族风情浓郁,持续时间长,是黔东南地区最大芦笙堂之一。芦笙会期间将举行芦笙、苗歌、斗牛等多项民间比赛活动。甘囊香芦笙会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已被列入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感谢邀请,下面是我拍摄过的少数民族节日和活动:

  【水族瓜节】农历九月二十日,贵州省榕江县定威水族乡亚勇村喜过一年一度的水族瓜节。全寨举行拦路酒、祭祖仪式、敲响水族铜鼓、品尝水族美食、水族、苗族同跳芦笙舞等活动,共庆瓜节。水族瓜节,又称水族端节,相当于汉族春节,是水族最悠久、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金秋是丰收的季节,农作物收割归家后,水族同胞选择吉日杀猪宰鸡,开田捉鱼,用南瓜、自酿的米酒、糯米饭祭祀祖先,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幸福安康。

  【侗族“新米节”】 农历七月十四,贵州省从江县斗里镇、西山镇、高增乡、加榜乡等侗族同胞一年一度的“新米节”,侗族同胞欢聚一堂,参加原生态歌舞表演,吹芦笙、拦路、唱侗歌侗戏等活动,意为祈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新米节”是侗族同胞庆祝丰收的一个民间节日。

  【侗族萨玛节】侗族萨玛节是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从江县及周边的侗族地区的的民俗。萨玛节是贵州南部侗族地区现存最古老而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侗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风俗的遗留。祭萨后,活动参加者绕寨一周,最后到达固定的耶坪,围成圆圈,手拉手跳起舞来,齐声高唱赞颂萨玛的“耶歌”。这种边唱边舞的形式,称为“多耶”,气氛古朴而热烈。2006年5月20日,侗族萨玛节民俗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壮族嬉水节】从江县加榜乡下尧村迎来一年一度的嬉水节,当地壮族群众将数条竹排连在一起,摆上长凳子坐在上面,边划竹排边唱壮族大歌,展示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歌声美醉了村民和游人。

  【侗族大歌节】始于清朝乾隆丙辰年,至今已有281年的历史。侗族大歌是一种清唱的无伴奏多声部复调式合唱民歌,可分为鼓楼大歌、男声大歌、女声大歌、叙事大歌、童声大歌、混声大歌、戏曲大歌等等,其曲调悠扬,旋律优雅,多声部和谐独特,演唱技巧极高,在国际上被专家喻为“天籁之音”,享誉国内外,2007年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荣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雅之堂。2003年11月28日,从江举办了首届侗族大歌节,并决定从当年起,每年11月28日都举办侗族大歌节。

  【岜沙苗族芦笙节】岜沙,苗语叫“分送”,距从江县城7.5公里,是世界上最崇拜树木并以树为神的枪手部落。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是当地苗族同胞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芦笙节,当地苗语叫“怒噶”、也叫“丢噶”或“卓嘎”,岜沙芦笙节苗语叫“嘎分送”,是全村庆祝丰收的好日子,也是苗族青年互诉衷情、沟通心灵的浪漫时节,一般三年一次新芦笙,恰逢今年是新芦笙最热闹。

  【侗族踩歌堂】侗族踩歌堂是贵州省从江县侗族群众民间传统活动,本村及周边村寨的侗族汇聚一堂,侗族男女老少身着盛装、头戴银饰,围圈踩舞,场面宏大、热闹非凡。顶洞村踩歌堂哆耶伴随着一代又一代顶洞村青年的成长,至今已延续了二百余年,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娱乐生活,增添了乡村的繁荣景象,更是传承了民族文化。

  【瑶族盘王节】瑶族同胞传统节日——盘王节。盘王节期间举行公祭盘王、盘王游村、歌舞表演等多项活动。盘王节是瑶族人民祭祀祖先的民间盛大节日,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同胞都要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欢庆盘王节。

  【布依“浪哨”情人节】在贵州省望谟县桑郎布依情人节,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中国传统的七夕节,热情似火的布依青年男女在"布依古镇、蛮王故里"桑郎镇七星古桥对歌伴舞,谈情定情。“七星浪哨”是专为布依情侣们而准备的,在这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大家可以尽情的将爱释放。“浪哨”--桑郎布依族谈情说爱的别称!

  【彝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是鲁布格镇彝族同胞的传统节日。彝族的火把节来源于一个有关英雄战胜魔王(或天神)的传说,这位英雄与魔王双脚摔跤、角力,还教人点燃火把烧杀恶灵所化的蝗虫,保护了村寨和庄稼。为纪念这一事件,每年火把节,就要象征性地复演传说中的故事,渐渐成为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

  【苗族“二月二”走亲节】农历二月二民间俗称为“龙抬头”,这一天也是龙的日子,是吉祥、好运的象征,而在苗家,二月二在婚俗中又有特别的意义,苗族“二月二”节又叫“新娘节”、“敬桥节”、“走亲节”。每年的“走亲节”,苗族人都会身着盛装,节日氛围浓烈。

  【布依查白歌节】农历六月二十一,是贵州省义龙新区顶校镇查白村一年一度的“布依查白歌节”,节日当天布依族同胞用民族文化形式表现布依族民间故事《查郎与白妹》、布衣山歌对唱、唢呐表演、八音坐唱等民俗,吸引上万群众共度节日。“查白歌节”历史源远流长,源于布依族民间故事《查郎与白妹》,是黔西南州布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査白歌节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仡佬族“吃新节”】务川是仡佬族文明的发源地,“吃新节”是仡佬族人庆祝丰收、祭祀祖先、品尝劳动成果的重大节日。每年农历七八月间,在新谷成熟之际择日“吃新”。节日期间,人们去田间地头采摘谷穗、包谷、瓜果、蔬菜等,并宰杀禽畜,焚香燃烛,恭请祖宗,祈盼年年好运,年年五谷丰登。

  【布依族“三月三”】布依族“三月三”是布依族在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传统节日,以祭祀社神和给自己祖先扫墓为主要形式,前后持续时间达三十天之久。布依族“三月三”具有宗教文化、感恩文化、枫香文化的内容,每家都做五彩的花米饭来祭祀社神和先祖,通过“扫墓挂青”来感恩自然、祖先和社会,体现民族的团结友爱的精神。

  【布依文化年】布依族儿女们身着盛装,载歌载舞,尽展布依族“水上人家”的浓郁风情。鲜艳亮丽的民族服饰,布依美食展,布依特色商品展,布依刺绣文化产品创意大赛以及布依服饰秀、布依劳作秀、时光变迁秀等精彩节目表演,让远道而来的嘉宾们赞不绝口,切身感受独具特色“布依文化年”,尽享浓郁民族风情的视觉盛宴。

  苗、回、蒙古、白、布依、维吾尔等多种民族。

  还没机会拍过

  我生活在新疆,是多个民族聚集区,主有维吾尔族,发几张维吾尔族人物照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文由运丰机械网编辑,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